历史(南京专用)-2024年中考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docx

历史(南京专用)-2024年中考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2

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南京专用)

(高分的秘密武器:终极密押+押题预测)

目录

TOC\o1-3\h\z\u押题猜想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

押题猜想二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押题猜想三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6

押题猜想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8

押题猜想五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13

押题猜想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5

押题猜想七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8

押题猜想八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20

押题猜想九历史与其他学科跨学科实践 22

押题猜想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史记》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一材料可用于探究()

A.夏朝的建立 B.武王伐纣 C.分封制 D.东周灭亡

2.“汉武帝之孙刘贺墓中出土了‘孔子镜屛’和《易经》《礼记》等儒家经典的简牍。”根据这些出土文物可以推断出当时()

A.重文轻武政策实施 B.造纸推动文化传播

C.“四书”“五经”十分盛行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3.“盛泽的丝织交换,始于明嘉庆时,‘以绵绫为市’……到了乾、嘉年间,更是‘远商鳞集’。”材料反映了()

A.开通丝绸之路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 D.工商业市镇发展

押题解读

本考点为中国古代史的高频考点,一般是选择题(第1-5题)、非选择题(第26题)。本押题主要涉及古代史的不同方面,内容较多,如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还有相关制度的梳理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思想文化的发展等。

1.西周时期,“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携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 B.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王朝统一 B.思想活跃 C.兼并战争 D.经济兴盛

3.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设立了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中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一状况()

A.打破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C.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4.从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到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这反映了()

A.造纸术的进步 B.冶铸工艺的进步 C.文学艺术的昌盛 D.商业贸易的繁荣

5.某学派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属于该主张实践运用的是()

A.修建都江堰 B.实行“推恩令” C.玄奘西行 D.女真族崛起

6.“汉末,刘德升首创行书体。曹魏时,钟繇又创立真书(楷书)。……东晋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真、行,被成为书圣。”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造字方法的多样 C.文化的继承创新 D.社会风气的开放

7.“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距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反映了唐朝()

A.繁荣的经济交流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融洽的民族关系 D.多彩的文学艺术

8.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没有来自朝廷的召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地方官员丧失了财权

C.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D.不利于管理辽阔疆域

9.据统计,明代平民出身的进士约占总数的50%,清代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则明代的50%上升至清代的62.8%。这说明自明至清()

A.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B.思想禁锢开始出现 C.阶层固化日益明显 D.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应该说,宋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宋朝历史再认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这些措施的推行者,并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及直接目的。(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代面临的周边的新问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