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中职世界历史高教版基础模块.ppt

第13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中职世界历史高教版基础模块.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美洲而言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严重束缚了拉丁美洲的发展。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教材第70页“学思之窗”史论: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选集》第2卷史料:英国的机制棉纺织品把印度传统的棉纺织工和家庭手工业一齐消灭了,破坏了印度文明特有的村社组织的经济基础,从而消灭了上百万个这样的小小村社,给印度次大陆的农业文明社会造成结构性的破坏……英国人修建铁路和兴修水利,为印度现代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开办了近代教育推行英语教育,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禁止社会恶俗,立法制止杀婴儿祭拜恒河河神的风俗和寡妇殉夫火葬风俗、废除残存的奴隶制度。——摘编自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下》破坏性:破坏了印度传统社会,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深重灾难;建设性: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客观上推动印度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英国对印度侵略的影响?第三章亚非拉民族的反殖民主义斗争2024年新版教学课件如遇课件中视频、音频无法正常播放,请在网站联系上传者索取完整版本。如需与本课件(或其它课件)配套的教学设计、随堂练习,请与上传者联系索取。第13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职新教材《世界历史》(基础模块)课程标准1、了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2、知道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3、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目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壹殖民地社会的变化贰亚非拉民族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叁第一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从时间来看,开始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完全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空间来看,主要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殖民扩张先锋:葡萄牙(15世纪末) 西班牙(16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17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18—19世纪)“世界警察”:美国(20世纪以来)【名词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一、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15-19世纪中叶: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局部殖民入侵(1)北非①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重点,控制苏伊士运河。②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③十九世纪30年代,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苏伊士运河拿破仑入侵埃及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逐步放弃奴隶贸易)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逐步放弃奴隶贸易)(2)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在空前激烈的非洲争夺战中,英国制订了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所谓“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南北大陆的殖民帝国。法国制订了从西非佛得角(塞内加尔)到东非索马里的“二S计划”,企图横断非洲东西大陆。德国企图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3)19世纪后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争夺①英、法、德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到18世纪晚期,尽管欧洲人已在非洲活动长达300多年,但是他们对非洲内陆仍一无所知。在当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非洲几乎是一片空白。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蓬勃进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动因,推动着工业资产阶级以新的狂热向世界各个角落进军。了解非洲内陆的市场,原料供应情况,以及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已经成为西方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王斯德《世界通史》15个国家104天的柏林会议会议期间为各自利益讨论、协商,最后柏林会议瓜分结果产生了一份总决议书。规定:签字国凡占领非洲领土时需要分别通知其他签字国,而且还要保证对所占领土有足够统治权力,否则不算有效占领。1884年臭名昭著的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2)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