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介绍(课堂PPT).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陕西渭南|1

渭南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2

渭南渭南市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陕西省的“东大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相连。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之间。外围是台塬,垦耕历史悠久。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素有“长捻原”之美称。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3

新时代广场4

游河滩5

游河滩6

气候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无霜期199-255天,[4]春季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风送爽,冬季晴冷干燥,年均气温12-14℃,年雨量600毫米左右,年日照2200-2500小时。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但伏旱、秋涝和夏季干热风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大。7

四月雪飘8

9

风俗传统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又称“华夏”即源于渭南:“华”即华山,“夏”指“夏阳”(今韩城市,2012年5月已从渭南分离),特指横亘于这区间的狭长地域。由这里产生的文明即就是“华夏文明”,因此渭南也有“华夏之根”的称谓。10

风俗传统俗语: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在以前渭南确实是荒蛮之地,渭南这个地方人确实比较“野”,因为这里经历了历朝历代艰苦的战争,人们为了自保所以练习的强悍了。原话应该是“山蒲城,野渭南,不讲里的大荔县!”山蒲城意思就是蒲城山多,沟多,地势不平;野渭南意思是渭南地势平缓,一望无际;不讲里的大荔县意思是外地人到大荔县迷路,问路时,别人不会讲距离有多远的里程。11

风俗传统秦腔、老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糊戏、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蕴积深厚,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间艺术独具匠心。《诗经》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即产生在这里。这里亦是“郑”姓、“杨”姓之祖籍。12

细狗撵兔细狗撵兔,是流行于陕西蒲城一带的一种民间竞技活动习俗,在固定节日里,由狗主人带细狗逐猎兔子。此活动影响甚广,参者甚众。细狗,也称之为细猎狗,尖脸,垂着的两片长耳朵,且身材细瘦挺拔,动作灵敏。13

饮食介绍您所在国家/地区中可能吸引其他国家的游客的旅游景点。14

过年年货: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通名之曰“年货”。进入农历十二月,男人想办法多寻钱购买年货,妇女们则多砍柴割草准备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入年界”,俗称“鬼锁山门”,妇女们则不上山砍柴割草,而是在家大扫除,稿卫生,迎接新年。农历12月,家家户户开始筹办“年货”,赶做“年料”,欢欢喜喜过大年。15

16

过年蒸花馍:花馍是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门根深叶茂的传统艺术。每种花馍样式都有一定的含义,莲花馍寓意连生贵子;菊花馍寓意高洁长寿;桃儿馍寓意富贵寿长;石榴馍寓意多子多福;鱼儿馍寓意吉庆有余;牛羊等花馍寓意六禽兴旺;龙凤馍寓意龙凤呈祥、幸福美满等待。不管哪种类型,都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感情,希望生活吉祥如意,永远安康。17

18

过年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它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每到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19

20

过年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的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

文档评论(0)

136****96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