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会计文化史20xx
-01目录020305远史至秦汉隋唐至宋代明清时期近代时期中华民国时期04
1远史至秦汉
远史至秦汉奴隶制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建立。为适应统治阶级管理经济的需要,官厅会计部门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西周设置了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司会官职,它与专门负责财物保管工作的官职小宰有明确的分工。会计部门内部设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四种官职分别执掌财务与出纳原始公社制时代:人们已用刻记记数和结绳记事等方法,反映渔猎收获数量及其他收支。这是最原始的会计活动
远史至秦汉周还制定了一些财计管理制度,如收支报告制度、交互考核制度,以及宰夫所行使的就地稽察制度等。在周代,会计一词已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即所谓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周代的官厅会计,不仅采用了类似凭证(当时的书契、官契等)、帐簿(当时的籍书)和三柱结算法等专门方法,而且有了叙事式会计报告(如《周礼》中讲的日成、月要和岁会报告)
远史至秦汉战国至秦汉时期官厅财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构成一个经济管理系统。以编户制度、上计制度以及国家财政收支和皇室收支分别管理制为主干的财计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汉御史监察制度的建立,是封建国家经济集权的重要体现。以入、出为记帐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帐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帐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
2隋唐至宋代
隋唐至宋代会计、审计和国库组织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会计与出纳、会计与国库、现金出纳与实物出纳、签证单位与财物发放单位,以及审计与会计之间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各由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
隋唐至宋代唐代对会计的重视唐代的度支部和宋代的总计司、会计司等专门组织的设置,表明了当时对会计的重视,唐代建立起来的独立的审计组织机构──比部,和行使财计监察的御史台及御史监察制度,以及后来宋代的审计司、审计院的设置,都反映了当时对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视。唐宋时期计算各项赋税收入的计帐户籍制度,以量入为出为原则的岁入岁出预算制度,财物出纳保管制度,要求自下而上逐级呈递上计簿的上计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加强经济控制的基本财计制度
隋唐至宋代唐宋时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和四柱清册四柱结算法是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定期结算帐目的一种会计方法。四柱清册是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所编制的一种会计报告。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和发展,四柱清册编报形式的产生、运用,是唐宋时代在会计方法方面的重大贡献。四柱结算法是系统反映国家经济和私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体系的核心与精髓,为中国会计从单式帐法向复式帐法的演变奠定了初步基础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单式簿记的持续发展和复式簿记产生的时期
明清时期龙门帐。它把全部经济事项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和资本)四大类,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处理帐目。龙门帐的特色表现在年终合龙结算方面。凡进项减去缴项等于存项减去该项者,为龙门相合,否则为龙门不合四脚帐又名天地合帐。此种帐法有两种结册编制,一为彩项结册,相当于近代的损益计算表;一为存除结册,相当于近代的资产负债表。四脚帐的试算平衡,勾稽全部帐目是在存该结册上进行的,该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天方,下部称为地方。凡上、下两部分数额吻合谓之天地符合,否则为天地不合,在当时,这两种帐法代表着中国会计的先进水平
4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会计出现了中式会计的改良和借贷复式簿记的引进同时并存的局面2清末:蔡锡勇(?~1896)《连环帐谱》(1905)一书,为中国引进借贷复式簿记之开端3谢霖(1885~1969)与孟森合著的《银行簿记学》(1907)一书,为引进借贷复式簿记创造了条件41908年:大清银行创办之时,即采用现金收付复式记帐法,为中国改良中式簿记之先声
5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大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借贷复式簿记,中小型工商企业一般采用中式收付簿记
中华民国时期30年代会计师徐永祚(1891~1959)发起了改良中式簿记运动,拟订《改良中式簿记方案》(1933),但未能广泛推行与此同时,会计师潘序伦(1893~1985)通过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图书用品社编著、出版多种会计书刊,使借贷复式簿记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过会计法及其他一些会计法规,但未能贯彻执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从此,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