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及其运动与划分(5).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块构造及其运动与划分(5)

板块构造及其运动与划分(5)

胡经国(yuanzi16)

2、岩石圈、软流圈与板块边界

⑴、岩石圈与软流圈

1926年,地质学家古登堡提出,在100、200千米深处存在较软低速层。20世纪

50、60年代,证实地幔低速层的存在。

在低速层,高频横波强烈衰,表明这里物质较热、较轻、较软,具有一定的塑性—

—软流圈或软流圈的上部。

软流圈以上的地球表层,成为岩石圈。

温度、压力随深度增大而增高。在地球上层温度增高快,在一个合适的深度,形成了

塑性的软流圈。再往下,压力的增高效应超过了温度的增高效应,以下的地幔重新变得十

分刚硬。

地震横波能通过地幔。软流圈也是固。在长时间(数万年、数十万年或更长)作用

下,软流圈物质可以发生缓慢蠕动,表现出某种流状态。

①、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刚性地壳和由橄榄岩组成的部分上地幔。莫霍面仅仅是地壳与地幔的化学

成分的界面,它位于岩石圈内。

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的物理性质和厚度不同:

大陆岩石圈厚度大,约为150~180公里左右,在古老地盾之下可厚达200公里。

大洋岩石圈厚度一般为60~80公里。大洋中脊下面,由于软流圈上升,洋底岩石圈

厚度不过数公里。岩石圈的厚度通常随地壳年龄增大而增大。

岩石圈厚度与地温梯度有关。高热流地区岩石圈厚度小;低热流地区岩石圈厚度大。

高热流的洋中脊轴部,热的软流圈物质向上涌升,形成低密度的“异常地幔”。灸热

的局部熔融的异常地幔一直上升到地壳底部。洋中脊轴部岩石圈厚度不到10公里。自洋

中脊向两侧,热流值逐渐降低,岩石圈厚度增大。大洋岩石圈平均厚度为50~60公里。

最老洋底的岩石圈厚度接近100公里。

地幔对流发生在软流圈中。对流的地幔推动岩石圈底部而布氏地壳底部。

地球内部存在着一个可塑的、缓慢流动的软流圈,对于板块运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②、软流圈

软流圈是岩石圈之下的一个圈层。尽管它呈固结晶状态,但是由于已接近熔点,因

而强度很低。若受到不均匀应力作用,则会发生缓慢的塑性蠕动。

软流圈由于不具有抗剪能力,因而不会发生地震。软流圈缓慢的蠕动,可带动岩石圈

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在板块运动中起润滑层作用。它是地壳变动的重要因素。

⑵、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是岩石圈的活动带(沿海沟分布的俯冲带、拉张性的大洋中脊地震带、水平

剪切错断洋中脊的浅源地震带等构造部位,都是强烈活动带,都指示了板块边界位置的强

烈活动带)。

①、板块边界的划分

板块边界的划分主要根据是岩石圈的活动带。地震带、火山带等直接指示了活动带的

位置——板块边界的位置。板块构造学者认为,沿海沟分布的俯冲带、拉张性的大洋中脊

地震带、水平剪。切错断洋中脊的浅源地震带等构造部位,都是强烈活动带,都指示了板

块边界的位置。

分离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轴部,两侧板块相背离开;

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及年轻造山带,两侧板块相对而行。在海沟处相邻板块相互

叠覆,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

平错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

综上所述,板块边界基本上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②、洋中脊

属于离散型(分离型)板块边界。由于在洋中脊上有地幔物质上涌,冷凝形成新的洋

壳,因而又叫做增生型板块边界。

③、深海沟-俯冲带

属于汇聚型(聚敛型)板块边界,又叫做俯冲型板块边界。洋壳沿俯冲带向深部下插

到地幔中熔融乃至消失,所以又叫做消带或消亡带。由于洋壳不断俯冲消,大洋逐渐

萎缩乃至最终完全闭合,因而导致两个大陆直接碰撞拼贴,缝合在一起,这也属于汇聚型

板块边界,称为为碰撞型板块边界(或地缝合线)。例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边

界就属于这种类型。

④、转换断层

属于转换型板块边界。由于两侧板块剪切滑动,断裂面陡直,因而板块既不增生也不

消。

3、板块构造划分

勒皮雄(LePichon,1968)将全球岩石圈分为6大板块,即:欧亚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除了太平洋板块全是海洋以外,其余

5大板块都既有部分大陆,又有部分大洋。

文档评论(0)

166****9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