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VIP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专项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2.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 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 D.豪强崛起

3.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4.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 D.维护经济特权

5.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6.下表为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两汉时期粮食遗存统计表(部分)。据表可知,当时黄河流域()

时代

出土地点

粮食遗存

河南洛阳烧沟汉墓

粳稻、大豆、小豆、薏苡、黍、粟、高粱

河南洛阳西郊汉墓

稻米、小麦、粟、黍

西汉早期

陕西咸阳杨家湾4号墓陪葬坑

稻米、黄米、粟、豆类、小麦、荞麦

西汉早期

河北满城汉墓

稻、黍

西汉晚期

河南辉县汉墓

稻、粟

A.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 B.粮食作物种类多样

C.稻粟是主要粮食作物 D.稻的种植面积扩大

7.(2022·浙江台州期中)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然而就在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椎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方六国全都真正臣服于秦始皇

B.秦始皇巡视各地,特别关注民生问题

C.秦朝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D.秦朝的统治基础非常稳固

8.(2023·浙江金华一模)下图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的行政体系示意图。据此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立中朝②颁布“推恩令”③创立刺史制④实行察举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A.秦朝赋税沉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10.西汉时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

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刺史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④设立中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西周的毁灭,封建体制的解体,演变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传统制度的崩溃,以及与其配合的伦理价值体系的破坏,导致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大震撼……一时思潮起伏,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出现了两座文化高峰,开创了我国学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摘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常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两座文化高峰”,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学术局面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