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2 含详解.docx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卷02 含详解.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合格性考试

化学仿真模拟卷02

班级姓名考试时间:60分钟

一.人类生活与分散系

1.近年来,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如机动车、燃煤、工业等排放的废气,使灰霾天气逐渐增多。灰霾粒子比较小,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0nm左右。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灰霾是一种分散系 B.灰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灰霾形成的是稳定的体系 D.戴口罩不能阻止吸入灰霾粒子

(2)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成灰霾,空气中的灰尘(如煤炭及三氧化二铁粉尘)、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造成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较低,形成灰霾的主要物质中能发生若干反应,其中金属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氧化物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雾是气溶胶,氢氧化铁胶体是液溶胶,写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提纯胶体的方法是。

(4)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硅酸胶体的制备实验:

分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1%硅酸钠溶液滴入沸水中,冷却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

无明显现象,未出现“光亮的通路”

向1%硅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缓慢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后停止滴加,用激光笔进行照射

出现“光亮的通路”

向1%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用激光笔进行照射

未出现“光亮的通路”,溶液中出现浑浊

已知:硅酸钠(Na2SiO3)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变红;常温下硅酸(H2SiO3)难溶于水。试回答: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是同学,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可知,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在于,丙同学实验中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二、实验制取氯气

2.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也可用作为强氧化剂。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如PVC)、合成纤维、染料、农药、消毒剂、漂白剂以及各种氯化物,在生产生活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化工气体。已知:KClO3+6HCl(浓)=

请回答:

(1)请你写出另一个不同的实验室制氯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E中的实验现象是。

(3)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就可以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而是次氯酸,A中的现象是,D中的现象是。

(4)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5)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家用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混用,关于盐酸与次氯酸钠的反应,同学们持不同意见。

①甲同学认为发生反应:NaClO+HCl=

②乙同学则认为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ClO+2HCl=NaCl+2

③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乙同学的看法正确,过程如下:向盛有浓盐酸的试管中滴加NaClO溶液后,观察到(填实验现象)。

(6)现要配制240mL

①所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②配制过程中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为。

④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

A.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直接用来配制溶液

B.图a操作中,玻璃棒位于刻度线以上

C.定容时俯视读数

D.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所需盐酸时,量筒仰视读数

E.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三、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开创了化学科学的新纪元。

Ⅰ.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青年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雷晓光被国际组织推选为“元素④代言人”,④与①能形成10e?分子,用电子式表示该分子的形成过程:

(2)⑤⑥⑧⑨中形成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用一个化学反应证明元素③比元素⑦的得电子能力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断定,且其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Z最外层电子总和的一半。Y、Z可形成YZ4

注:△、□、○分别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3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