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汇编含答案【综合题】.docx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汇编含答案【综合题】.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汇编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A.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D

2、下雨的时候,闪电一过,接着就要打雷,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A.雷声是在闪电后形成的

B.雷声是闪电的附属物

C.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但闪电比雷声快

D.打雷自然而然跟着闪电

【答案】:C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

A.村长

B.农民

C.乡长

D.镇长

【答案】:B

4、能够感知味道的味细胞散布在舌头表面、喉咙、上颚深处名为软腭的部位等处。味细胞感知味道分子后,首先会通过味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延髓的弧束核。弧束核将接收到味觉信息,传给大脑的初级味皮层,从而对味道的强度性质进行分析。随后,味觉信息会与来自嗅觉、触觉、口感等信息相统合。至此,我们才形成对食物味的印象。在杏仁核(附着在海马体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我们会形成对食物的感情判断,下丘脑会分泌负责食欲的激素,海马体则形成我们对味道的记忆。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海马体是形成我们对味道的记忆

B.味细胞散布广泛使我们有效认知味道的记忆

C.大脑初级味皮层是信息统合的关钥

D.帮我们认识味道的并非舌头而是大脑

【答案】:D

5、各级别轿车历年销售份额(%)

A.14个百分点

B.15个百分点

C.16个百分点

D.17个百分点

【答案】:A

6、城市标语,应以最言简意赅、最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定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部分城市拟定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答案】:A

7、复活节岛是位于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在报道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肆意采伐棕榈树林,致使肥沃的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岛中食物短缺,文明彼此衰落。然而后日有专家提出,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大约公元1200年,岛上居民开始砍伐棕榈树,用于建造木船,运送大型硬质雕像

B.考古发现,当岛上最后的树木(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大量原住居民生活着,其农业耕作的水平没有下降

C.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就已经开始,岛屿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

D.1772年荷兰殖民者开始登陆复活节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奴役,那时岛上的土著人口是4000人,到1875年时仅有200人

【答案】:B

8、老字号∶新品牌∶传承()

A.老传统∶新花样∶质疑

B.老配方∶新工艺∶创新

C.老问题∶新思考∶评价

D.老物件∶新东西∶区分

【答案】:B

9、某企业引进新技术后,原材料成本降低了40%,单位人工成本上涨了80%,所需要的工人数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已知采用新技术前,总人工成本为原材料成本的4倍,则采用新技术后总人工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的()倍。

A.1

B.2

C.3

D.6

【答案】:D

10、(一)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审美心理,偏重于主体;科学美学则用科学方法分析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偏重于客体。但不管哪种方法,他们都认为对美的本质(美的定义)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没有什么意义。瑞恰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考察了十六种传统美学对于美所作的哲学思考,他认为除了证明美的多义性和歧义性之外,再没有什么了,因而认为传统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当抛弃。他采取了语言分析的方法,从美这个词的具体运用中,来探讨美的意义。这样,美就不再是一个玄学的幻影,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词。现代西方美学这一股否定美的浪潮,无疑有其时代的背景和世界性的影响。它使本来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向着科学靠近了一步。对于这一发展的倾向。哈*奥斯本曾经这样加以评价:它那审慎、实证、分析的作风标志着一种更为严密的研究趋势;它不愿作总的概括,却更为重视各门艺术如音乐、绘画、诗、戏剧等等的独特个性。它把兴趣集中在对各门艺术批评所用的概念结构上,分别从逻辑上加以澄清;并把所用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弄清楚。与此相对照,建立

文档评论(0)

180****99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