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预案.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市建筑工程抢险应急预案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2024年5月

目录

TOC\o1-2\h\z\u278351总则 1

270881.1编制目的 1

20981.2编制依据 1

317071.3工作原则 2

177611.4适用范围 3

21711.5事故分级 3

308751.6风险现状 4

293442组织体系 5

3362.1应急指挥部 5

28732.2市住房建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

17962.3市住房建设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7

216922.4应急专家组 12

161863运行机制 13

13.1风险防控 13

29063.2监测与预警 13

217513.3应急处置与救援 16

304893.4恢复重建 25

35764准备与支持 28

89524.1队伍保障 28

89064.2经费保障 28

173574.3物资装备 29

103784.4科技支撑 30

264815预案管理 31

220395.1应急预案 31

286795.2预案编制 31

309065.3应急演练 31

6496监督管理 32

171766.1宣传培训 32

190476.2责任奖惩 32

288547附则 33

17284附件 34

19094附件1深圳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分级表 35

1249附件2深圳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分析表 36

15791附件3市住房建设应急指挥部设置图 37

6564附件4市住房建设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讯录 38

31323附件5市住房建设现场指挥部设置图 44

9061附件6市住房建设现场指挥部应急工作组职责分工一览表 45

3047附件7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流程图 49

6125附件8市住房建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讯录 50

4585附件9深圳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专业应急抢险及技术专家通讯录 51

15807附件10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签发表 54

20748附件11深圳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快报表 55

26155附件12深圳市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审批表 56

-PAGE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科学应对突发事件,进一步规范深圳市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及险情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建筑工程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工作规程》《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深圳市抢险救灾工程管理办法》《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若干规定》《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编制。

1.3工作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把安全发展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

坚持党的领导、统分结合。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有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

坚持底线思维、风险防控。树牢风险管理观念,着眼严峻复杂局面,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风险防控与非常态事故应对相结合,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体系,深入开展源头治理、前端处理,最大程度管控风险、消除隐患。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完善市、区应急指挥体系,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统筹调度应急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完善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各类力量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

坚持快速反应、高效应对。建立健全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救援组织为辅助应急救援力量。各类力量快速反应,协调联动机制,高效应对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

文档评论(0)

xieting55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