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氨氮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氮降解

一、养殖水体中生成氨氮浓度的原因

养殖密度过高,不合理投喂,水中残留饲料、粪便过多。

水中生物尸体过多(包括水生动物和藻类)。

不合理施肥,大量、长期使用氮肥。

长时间不清除塘低淤泥,造成底层有机物氨化成氮。。

二、对鱼虾的危害

氨氮浓度高会干扰鱼虾渗透压调节系统、破坏鱼鳃的粘膜层并会降低血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鱼虾会出现慢性中毒现象,导致生长缓慢。此外,高氨氮会破坏鱼虾皮、胃、肠道粘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同时也会伤害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甚至直接造成生物体死亡。

发生慢性氨中毒时,鱼表现为生长缓慢、体色难看、食欲下降、游动无力、经常浮头、鳃丝发紫、粘液增多、组织坏死等,部分可见肝、肾肿大出血或肝硬化。鱼虾发生慢性氨中毒时,由于每天死鱼并不多,养殖者往往会误认为是细菌性疾病。发生急性氨中毒时,鱼虾发生组织缺氧而浮头(开增氧机或撒增氧剂都没有效果),表现为严重不安,由于碱性水质具有较强刺激性,使鱼虾体表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鱼在水体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口挣扎,甚至出现异常狂游、乱窜,严重时窒息死亡。

此外,。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亲密关系,通常情况,温度和pH值愈高,毒性愈强。

三、降解方法

底质处理。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底质清淤和排污,降低水体有机质含量,同时使用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

使用活力菌能够有效的降解水中氨氮,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好氧)、EM菌(厌

氧)等。

注入新鲜水。

增加水中溶氧,促进氨氮硝化,如多开增氧机,投放增氧粒(不提倡反复使用)等。

物理吸附法,使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将氨氮吸附在其结构中。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水体中上层的氨氮都随着吸附剂沉到水底,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只在急性中毒的时候使用,平时不推荐大量使用,如要使用,则最好配合活力菌、和一些改良底质的产品或者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混合使用)

接种有益藻类(如小球藻、螺旋藻、硅藻等),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增加天然饵料。

四、预防措施

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投喂。选用高质量饲料,投喂时做到少量多餐。

多开增氧机。(特别是中午阳光明媚时)

合理、正确施肥,不要过多施用氮肥(特别是养殖中后期)。

定期培养活力菌和接种有益藻类。(每月一次或两次)

经常清理塘低淤泥。

有条件的话经常换水。

适当混养一些滤食性的鱼类品种,如鳙鱼、鲢鱼等。

定期氧化消毒(每月一次或两次),提高池塘微生物的消化能力。(有待斟酌,经常消毒也会把水中有益菌藻杀死)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