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24_语文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届湛江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并在其指导下”说法错误,文中强调“不被理论所支配”,而且理论也可能存在偏见。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深刻把握了中国社会的本质”说法错误,文中只是指出“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并不是“突出了调查对象在调查中的重要性”,而是指明吴文藻与费孝通两者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

4.①“朴素经验主义”的优点是能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缺点是缺少分析辨别。②“抽象经验主义”的优点是具有理论的指导,能在田野现场中发挥作用;缺点是容易用理论“裁剪”现实。(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本内容的能力。答题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第三自然段,注意提取关键信息。

5.①要以人民为目的,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②要有反思意识,对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能加以分析辨别;③用“心”去感觉、感受调查对象的思想言行,用“感通”去直接把握调查对象的深层要素。(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分析问题的能力。答题思路:先从材料中找出成功的“调查者”是如何做的,然后结合实际,归纳成为合格的调查者的基本要素。

6.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流露出了他内心的失落”说法错误,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还去把躲起来的莽古斯的头砍了。

7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二人形成对比”说法错误,他们父子俩都是本巴的瞭望人、守护人,文中并无对比之意。

8.①是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没有忧愁,没有灾祸,永远停留在美好的童年;②是指人们可以做最美的梦,可以实现最期待的理想。(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语句含意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含意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其潜在的意蕴。

9.①极具“天真”的想象,这里的人们可以永远25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永葆青春。②极具“梦幻”色彩,这里的人们可以在梦中轻松地复仇,在梦里成长。③具有哲理思辨,启示人类要在时间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回到人类的本真状态。(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小说特色的能力。答题时抓住“以‘天真·梦幻·哲思’为关键词”的要求,结合小说选文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0.BD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且夫为人臣,见主非而不诤,以陷主于危亡,罪之大者也。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箴谏不可不熟”中的“熟”意思是仔细考虑,“熟视无睹”中的“熟”意思是熟悉。

12.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述内容要点的能力。“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说法错误,原文“不虑不谏之危亡”意思是不是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

13.(1)喜怒哀乐的表达不可超过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有损于道义。(得分点:“过”“节”“毁”各1分,句意1分)

(2)宣王如果没有春居,几乎要被天下人耻笑了。(得分点:“微”“为”“笑”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4.①会让百姓手足无措,无法适应。(国内的人民将会背叛)②会让士人远走他乡。③会招致国家灭亡。(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概括相关内容要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本题的主要信息为“民多犯法,以法之重……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齐宣公准备实行车裂刑罚,群臣苦谏不听。子高觐见齐宣公,说:“听说您要实行车裂之刑,这可是没有人道的酷刑,您却要付诸实施,我个人认为这是您的臣下的过错。”齐宣公说:“是我自己要这么做的。百姓犯法的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刑罚太轻了。”子高说:“您说得对,加重刑罚使百姓不敢犯法确实是您的好意。人人都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伦常本性,也都有喜怒哀乐之情。喜怒哀乐的表达不可超过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有损于道义。犯法的百姓之所以越来越多,是因为刑罚过重,百姓不明白该怎么做。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士人居无定所,君主若有德,士人就会留下效力,君主若无德,士人就会远走他乡。对于想要谋求霸王大业的君主来说,最难得的就是百姓与国家同心同德。而您却要用酷刑来威吓国内外的士人,如此一来,不但国内的百姓会背叛您,就连各方的士人也不肯前来为您效力了,这实在是亡国之道。您的臣下之所以不敢把这个道理告诉您,只是因为他们担心违逆您的旨意,不是没有考虑到不进谏的危害。他们的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