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考试版A4).docxVIP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历史(山东卷)(考试版A4).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山东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1为具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玉礼器——牙璋在各地出土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图1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已经进入万邦时代

C.具备早期国家特征 D.由多元向一体转型

2.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谩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A.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

表1为贞观和武周时期宰相来源及人数、占比变化统计

表1

时期

宰相总人数(人)

宰相来源、人数、占比

关陇士族集团

山东庶族者

江南地区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贞观时期

23

7

30

11

48

5

22

武周时期

75

19

25

42

56

10

13

这一变化

A.反映了江南经济发展 B.有助于皇权的稳固

C.弱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D.体现中枢体制异变

表2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表2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377文

全国

7748143贯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 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 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5.洋务企业多以“局”立名,且这些“官局”创办之后多成为“时政中的要目”。论及此,梁启超曾说:“同治中兴之役,胡、曾、左诸公,以封疆吏任练兵筹饷之事,广设诸局,(诸事)莫不设专局以办之,下至各府州县,皆有分局,故当军兴之时,全省之脉络,系于各局。”对上述“官局”的解读,准确的是

A.旨在引进西方国家机器生产 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C.适应了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 D.强化了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6.表3反映出近代中国

表3

1920年和1936年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表

类型

1920年

1936年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农业产品

39.09

42.28

75.33

44.82

手工业产品

29.75

32.17

43.86

26.1

工厂产品

8.83

9.55

28.31

16.84

矿冶业产品

2.91

3.15

4.96

2.95

进口产品

11.88

12.85

15.61

9.29

合计

92.46

100

168.07

100

A.进出口贸易平衡 B.商品经济繁荣

C.近代化曲折发展 D.民族工业萎缩

7.1931年10月10日,《大公报》登载的《民国二十年国庆辞》中论道:“吾人回首二十年来之民国,深痛夫今日之严重国难,皆过去不努力之所致。夫二十年之岁月,不为短矣。不观夫苏联,五年之间,建成国防工业!二十年来之中国,一言蔽之,虚度而已。”该论述旨在

A.批判民国政府腐败无能 B.效仿苏联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C.寻求国家建设的新途径 D.推动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战

8.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 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9.1984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了话剧《街上流行红裙子》。该剧后被拍为同名电影,反响热烈。当时有评论:“摩登”的“红裙子”开始悄然地取代了“革命”的“百围裙”。这

A.说明女性开始引领社会时尚潮流 B.源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得益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表明经济转型冲击了人们原有观念

10.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

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 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

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 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文档评论(0)

为梦奔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