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4 气温、热量资源与人类活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原卷版).docxVIP

重难点04 气温、热量资源与人类活动-2024年高考地理专练(上海新高考原卷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难点04气温、热量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气温(热量)因素、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命题解读

考查内容

结合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情境实际,考场气温(热量)因素、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考查形式

命题情境趋向生活化,可能会结合植被、水文、地貌、气象灾害、农业生产、旅游、交通、旅游、民居、服饰等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象进行考查,提供气温统计图表、自然人文景观、等高线图等,以综合题设问为主,分数4—20分。

一.气温时间和水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题设目的。

补充:地面状况影响气温日较差,裸地>草地>林地>湿地

【点拨】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定方法

二.各个热量带(气候带)划分指标、气温季节变化特征的描述、气温日变化

热量带

划分指标

(北半球最冷1月,最热7月)

气温季节变化特征

(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

热带

最冷月均温≥16℃

全年高温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海拔高、晴天、荒地的气温日变化大。

亚热带

最冷月均温0℃---16℃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

最热月均温≥18℃

最冷月均温<0℃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亚寒带

最热月均温10℃---18℃

夏季温和、冬季酷寒

寒带

最热月均温<10℃

全年酷寒

高寒地区

气温年较差小

气温日变化大

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1.正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如上图中的a、e阶段,这导致大气对流运动,产生多变的天气。

2.反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高,即逆温现象,如上图中b、c、d阶段,这导致大气稳定。

(1)出现逆温现象的地区:中高纬度地区日出前最强、锋面处、夜间谷地、中低纬近海的寒流处。

(2)逆温的影响:

有利影响: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还有利于飞机飞行。

不利影响:逆温时,大气稳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还易产生大雾,能见度降低,威胁交通安全。

四.气温(热量)对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

1.气温对大气的影响

(1)热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

(2)地区间冷热不均引发大气运动,包括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气压带、风带、季风。

(3)出现逆温时,大气稳定,抑制沙尘暴,导致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剧大气污染;出现雾。

(4)气温极高时,引发强对流天气(暴雨、雷电、冰雹等)。

(5)气温极低时,出现降雪、霜冻等天气,并有积雪状况。

(6)气温日较差大的内陆干旱地区,风力大。

2.气温对水圈的影响

(1)月均温低于0℃的时期,陆地水、海水处于结冰期。

(2)年均温低于0℃的极地和高山地区,出现冰川和永久积雪。

(3)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积雪融化加剧,雪线少,并导致海平面上升。

(4)气温极低的地区地下有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易出现沼泽。

(5)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度的河流,在春季河水开始解冻、初冬河流开始结冰时,都会产生凌汛现象,引发洪涝。

3.气温对地貌的影响

(1)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砂砾。

(2)在气温极低有冰川的地区,多冰川地貌。

(3)在气温高、降水多的石灰岩地区,流水溶蚀作用强,形成喀斯特地貌。

4.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气温酷寒的地区或季节,多冻土。

5.气温对生物的影响

(1)气温高,适合喜温植物生长;气温低,适合喜温凉植物生长。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植被类型随之发生变化,自然景观出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中低纬山地高差越大,生物多样性越显著。

(3)山地(阳坡)气温高,同一自然带(包括雪线)出现的海拔比阴坡低。

(4)气温低,生物生长慢,植物的有机质积累多,单产高(如东北大米);动物身体肥大,如北极熊。

(5)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未知病菌活化,可能会加剧传染病流行,给环境带来生态灾难,并威胁人类健康。

6.气温影响人口、城市分布

(1)世界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宜的亚热带和温带沿海地区。

(2)热带地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的山地、高原地区。

(3)极地、高寒地区人口、城市稀少。

7.气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热量资源是决定农作物种类、分布、耕作制度的重要因素。

(2)我国热量资源分布(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农作物区域差异

(3)各温度带耕作制度与主要农作物差异

(4)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单产高(或:瓜果糖分积累多,瓜果甜);气温低,可以冻死农田的害虫,利于农业稳产。

(5)若气温高于、或低于某类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温度(高温或冻害),或者昼夜温差过大,夜间多冻害,导致农业减产。

(6)气温过低的地区、季节,要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反季节生产),需要建造温室等设施,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7)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