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疗药浴法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疗药浴法

在水疗会馆,药浴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本水疗会馆经营项目的总结

药浴疗法是根据各种具体病证,在中医辩证或辨病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药物,组成药浴方剂。药浴液的制备方法:①将药物加水适量,煎煮为液;②将药物放入溶液中浸泡数日制成浴液;③将药物研细过筛、制成散剂或丸剂保存,用时加热水溶解而成浴液,④将药液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加入皮肤吸收促进剂,调成药浴液。其用法可分为全身沐浴和局部洗浴两大类型。

(一)全身沐浴

本法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

使用方法

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然后把水调到适当的温度,即可洗浴。

注意事项

浴液加水后,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浴完毕马上拭干皮肤。冬秋之季,尤注意浴处宜暖而避风。《老老恒言》谓:浴后当风,腠理开,风易感,感而即发,仅在皮毛则为寒热,积久入里

患甚大,故风来宜避,浴后尤宜避。

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休浴。空腹洗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昏倒。饭后饱腹沐浴,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等内脏血液都会被动员而分散到身体表层,胃肠道的血量供应减少,同时会降低胃酸分泌,并使消化器官功能减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对于年老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局部洗浴

本法是借助热力和药物的综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肤腠理,而发挥清热解毒,消肿除湿,祛风杀虫,止痒,活血行气,软化角质,祛腐生肌等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头面浴

头面浴主要是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的脸盆中,待浴液温度适宜,进行沐发、洗头、洗面。该浴法在面部皮肤美容及护发美发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对头面部疾病也有治疗作用。其注意事项为:沐发洗面时要注意避风受寒,同时也注意防止浴后受风,对于面部急性炎症性渗出明显的皮肤病应该慎用。

目浴

目浴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洗眼时,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球

渍水,不断淋洗眼部;亦可用消毒眼杯盛药液半杯,先俯首,使眼杯与眼窝缘紧紧靠贴,然后仰首,并频频瞬目,进行眼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临床往往多是先熏后洗,这种方法除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外,尚有由于药液的温热作用,使眼部气血流畅。该法使用时要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洗剂必须过滤,以免药渣进入眼内,同时,一切器皿、纱布、棉球及手指必须消毒,尤其是黑暗有陷翳者,用洗法时更须慎重;眼部有新鲜出血或患有恶疮者,忌用本法。

手足浴

手足浴是临床经常使用的治病护肤的方法。手部洗浴除治疗皮肤病、软组织损伤等外,还具有护肤保健作用。手的美感是洁净、细嫩和滋润,适度的洗浴手部,不仅清洁皮肤,而且有防止皮肤老化作用。洗浴足部要用温水,而不能使用冷水,洗完或泡好后要擦干,不要受凉。四肢洗浴要根据患病部位的不同,来决定药液量的多少,洗浴的方法可分别使用浸泡、淋洗或半身沐浴。若治疗癣类皮肤病,可将药物浸泡在醋液中,或煎汤后加醋,制成药溶液进行洗浴。治疗股癣,浸洗液浓度不能过高。

坐浴

坐浴是用药物煮汤置盆中,让病人坐浴,使药液直接浸入肛门或阴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它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发挥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活血化瘀、收涩固脱等效果。药汤温度要适宜,坐浴时

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或粘膜,也不可太冷,以免产生不良刺激,一般以40℃一50℃为宜。对肛周脓肿已化脓者,则应先经手术切开引流后,再用坐浴疗法。

总而言之,应用药浴时,除要辨证用药外,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不宜使用。在沐浴过程中如发现有药物过敏者,应立即停止沐浴。凡儿童、老人、病情较重的患者,沐浴时要有人护理,避免烫伤、着凉等。各种沐浴方法都应注意浴时避风寒,以防感受风寒之邪而产生新的疾病。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