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建筑材料榛子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前言
榛子,又称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榛子木材坚硬、纹理美观,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雕刻等领域。然而,在榛子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榛子木材的质量和产量。为了提高榛子木材的利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榛子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二、榛子病害防治
1.榛子腐烂病
(1)症状:榛子腐烂病主要危害榛子的主干和枝条,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出现暗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腐烂状。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2.榛子白粉病
(1)症状:榛子白粉病主要危害榛子的叶片和嫩梢,发病初期,叶片和嫩梢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逐渐蔓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嫩梢生长受阻。
(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榛子虫害防治
1.榛子食心虫
(1)症状:榛子食心虫主要危害榛子的果实,幼虫孵化后,钻入果实内部取食,导致果实内部形成虫道,严重影响榛子的产量和品质。
(2)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榛子林内的杂草和落叶,减少食心虫的越冬场所;成虫期采用灯光诱杀;药剂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2.榛子天牛
(1)症状:榛子天牛主要危害榛子的主干和枝条,成虫产卵于榛子植株的皮层内,幼虫孵化后,在皮层内蛀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虫能力;及时清除受害植株,减少天牛的传播;成虫期采用灯光诱杀;药剂防治,可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结论
榛子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榛子木材质量和产量的关键环节。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榛子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及时清除受害植株,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合理使用农药,确保榛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榛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榛子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环境条件以及防治方法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以下是对榛子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1.定期监测:建立定期监测制度,通过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对榛子林进行病虫害调查,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和分布情况。
2.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结合气象信息和榛子生长周期,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提前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榛子品种,提高植株的自然抵抗力。
2.栽培管理:优化栽培技术,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条件。
3.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营养,提高抗病虫害能力;适时灌溉,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系病害。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榛子林内的病残体、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三、生物防治措施
1.天敌保护与利用: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控制害虫的数量。
2.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害虫。
3.性信息素诱捕: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
四、物理防治措施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设备,夜间诱杀害虫成虫。
2.风障和色板:设置风障阻止害虫扩散,使用色板诱集并监测害虫。
五、化学防治措施
1.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优先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2.施药时机: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最佳施药时机,一般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进行防治。
3.施药方法:采用喷雾、灌根、涂茎等适宜的施药方法,确保药剂能够准确到达病虫害发生部位。
六、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
1.防治方案的制定:根据榛子林的具体情况和病虫害监测结果,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包括防治目标、防治时期、防治方法和药剂选择等。
2.防治技术的培训:对榛子种植者进行防治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能力。
3.防治效果的评估: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治策略。
七、结论
榛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需要多种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是基础,农业防治是前提,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是辅助,化学防治是应急手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榛子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证榛子木材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榛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
1.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制剂的应用: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