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说明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4中考模拟新题速练:说明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新题速练】说明文(全国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2024·天津·一模)阅读《简牍》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牍

①文字的诞生,是一个民族走出蒙昧的象征。作为文字载体的材料,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变化。西汉时,简牍是人们书写的主要“纸张”,承载着当时的文化与精神风貌。

②据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周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意为殷商时期,即有成册的文书典籍。在纸张出现以前,作为书写载体的材料种类丰富——龟甲兽骨、金石帛书、竹简木牍……简牍作为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最早可追溯至商,盛行于秦汉,在华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③简牍是“简”与“牍”的合称,是古人用于书写的木片和竹片。依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竹简、木简、竹牍、木牍。简又称“毕”,多为细长条形,可供书写的面积较少。连续书写时,以麻绳编联,单支称为简,多支连编在一起称为册,如同现今的书籍册页一样。在实际使用中,简的制式多有差异,根据书写需求被制成不同形状,且因内容不同,长度也有差别。牍又称“版”或“方”,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的薄板,比一般的竹简要宽,可供书写的面积较大,不穿孔,常单片使用,可做到“一板书尽”,多用于记录小事。

④作为古代的“图书”,简牍的内容包罗万象,诸如医药养生、天文数术、兵法礼制、行政公文等。根据内容的不同,定名也有所差异,例如:信牍是用于写信的书简,遣册是记录墓中随葬品器物清单的简牍,签牌是起标识、凭证作用的简牍。古人书写时,自右向左,以毛笔蘸墨书于简牍上,若有错字,则用书刀(古时刮削文字的小刀,其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橡皮擦)刮去墨迹,再重新写即可。

⑤简牍的原材料为竹木,数量丰富,价廉而易得,古人因地制宜,南方地区多竹,则多为竹制;北方地区便多以松木、红柳等木材替代。

⑥作为典型的西汉列侯墓葬遗址,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5300余枚简牍,包含众多珍贵古籍与文书档案,生动再现了西汉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内容上看,这批简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著作典籍,一类为公文奏牍,一类为签牌。其中,典籍类简牍数量最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出土的《论语》《诗经》《礼记》《春秋》《孝经》等典籍,对研究汉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4期,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文字载体的材料,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变化。

B.简牍是“简”与“牍”的合称,是古人用于书写的木片和竹片。

C.古代简牍内容包罗万象,虽然内容不同,但定名是一致的。

D.简牍的原材料为竹木,数量丰富,价廉而易得。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书写载体材料种类丰富,简牍作为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历史悠久。

B.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书写载体材料种类丰富,简牍作为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历史悠久。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简牍在我国种类丰富,历史却不太久远。

D.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简牍在我国种类丰富,历史却不太久远。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待说明内容,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简牍。

B.文中加点词语“主要”“一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海昏侯墓中出土大量典籍,对研究汉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D.本文是“分——总”结构,采用空间顺序说明了简牍的历史发展脉络。

(2024·内蒙古巴彦淖尔·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尽黄河万古流

①黄河,经天亘地,大气磅礴,发源于世界屋脊,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向着天地之间奔涌上百万年。至内蒙古,黄河出黄土高原,一路向北,蜿蜒逶迤,穿沙辟石,百折奔流,在阴山之南画出一个大大的“几”字。

②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黄河文化。黄河播撒下的文明之火,从没有厚此薄彼,在大河拐弯之处,内蒙古的土地上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不仅熠熠生辉,而且独具风采。

③内蒙古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见诸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著《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地球在转动,冰河在冲刷,海洋在隆起,陆地在沉沦,风雪在飘零,内海在荡漾,月桂树在摇曳,剑齿虎在咆哮,这就是开天辟地时代的景象,就在这个宇宙洪荒的时代,在内蒙古高原大内海的周围出现了中国最初的人类。”据此,从地球地质史上的“冰河时代”开始,蒙古高原上便出现了生机盎然的生态和谐景象。

④现代考古学将旧石器时代视为人类出现与文明形成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