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系列(原卷版).doc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系列(原卷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

专题15:诗歌鉴赏

1.(2024届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2.(2024届广东佛山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3分)

(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3.(2024届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题目。(7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1分)

(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24届海南中考)古诗词阅读(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5.(2024届河北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题目。(7分)

望岳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6.(2024届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4分)

闻洮西捷报①(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