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科制度培训试卷制作人:XXX时间:20XX年X月
目录第1章简介
第2章中医经典
第3章中医药学
第4章中医运动疗法
第5章中医辨证论治
01第1章简介
中医科制度培训现状中医科制度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理论的基础阴阳五行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气血津液中医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脏腑经络
中医诊断学观察舌苔、脉象、面色等反映患者病情的方法望诊0103用手按压、拍打等方式触诊患者身体状况切诊02通过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和声音来判断病情闻声询问
方剂常用方剂
方剂的制剂方法
方剂的配伍规律药物药物的性质和功能
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中医药学中药材分类
鉴别
储藏
中医病证学中医病证学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各种疾病和它们对应的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中医针灸学中医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针灸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中
中医养生学平和、适度、顺应自然养生的基本原则食疗、按摩、气功等中医养生方法季节调养、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中医养生保健
02第2章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的历史和地位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原典。它由三部分组成:《素问》、《灵枢》和《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或秦汉之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的学术系统和主要内容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学术系统包括病因病机、病证辨治、养生保健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等。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来源。
伤寒杂病论的历史和地位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它是中医学治疗伤寒杂病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病、温病、时行病和杂病症状等内容,对中医学的病证辨治和方药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体系和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的学术体系包括六经辨证、寒热辨证、阴阳辨证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药应用等方面。伤寒杂病论被认为是中医学的治病经典,对中医学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的病症分类感受风寒之邪太阳病感受风热之邪少阳病营卫不和,气血壅滞阳明病感受寒湿之邪太阴病
金匮要略的历史和地位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古典名著之一,由张仲景所著。它主要涉及中医学的证候分类、方药应用、病因病机、病证辨治等方面。金匮要略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医学的宝库。
金匮要略的学术体系和主要内容金匮要略的学术体系涉及辨证论治、方剂应用、五行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证候分类、方剂应用、病因病机、诊断技巧等方面。金匮要略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中医学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的常用方剂方剂主治苔藓消渴桂枝茯苓丸方剂主治虚劳冷泄逍遥散方剂主治阳明中风麻沸散方剂主治里急后重小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学术体系包括六经辨证、寒热辨证、阴阳辨证等方面
强调治疗重在辨证施治
在方剂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金匮要略学术体系涉及辨证论治、方剂应用、五行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方面
强调辨证论治和方剂应用是治疗的核心
在病因病机方面有独到之处相同点都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都包括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剂应用等方面三部经典的异同点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包括病因病机、病证辨治、养生保健等方面
阐明了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内容
强调疾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体内部失去了平衡
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合理配餐,健康生活规律饮食0103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适度运动02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充足的睡眠质量良好睡眠
03第3章中医药学
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能和用法中药的来源: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也有少量人工合成的中药。
中药的性味:中药性味是指药物的味道和其对人体的生理反应。中药性味分为五味:辛、甘、酸、苦、咸。
中药的归经:中药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经络系统的影响。中药归经可以分为十二经脉和其它经脉。
中药的功能和用法:中药的功能是指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或调节作用,中药的用法是指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方法。中药学基础中药学的定义和分类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能、用法等方面的学科。中国历代的医学典籍中均有对中药学的论述。
中药学的分类:按照中药的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人工合成药;按照中药的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按照中药的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彩市场管理员培训.pptx
- 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35kv电缆头制作监理旁站记录.docx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Part C Make a paper garden(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中班综合《有趣的螃蟹》PPT课件.ppt
- 顺丰快递企业运作模式探析论文.pdf VIP
- 幼儿园课件:婴幼儿主被动操(1).ppt
- 《PCB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doc VIP
- 2020明辉学校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简讯美篇(可编辑).pdf VIP
- 行车轨道更换施工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