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docx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氟牙膏添加了适量NaF等含氟化合物,可预防龋齿

B.硫酸铜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的水处理

C.血浆中可防止体系的pH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

D.(聚乙烯)和(聚乳酸)都是可降解高分子

2.点击化学(clickchemistry)指快速、高效、模块化、简便地拼接合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反应之一是+1价铜催化叠氮与端炔的反应:

生物正交化学(Bioorthogonalchemistry)则是将化学反应放在活体细胞或组织中快速、无害进行且与生物自身生化反应相互不干扰。为避免铜(Ⅰ)对细胞的毒性,卡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R。Bertozzi,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将端炔改为环辛炔,实现了无铜点击化学反应在生物正交化学上的应用,反应如下(其中R代表聚糖或蛋白质,代表荧光标记基团,可连接环辛炔环上的3或4或5号碳原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的类型为加成反应

B.三键碳与氢原子或烃基之间的相互影响差异较大,使端炔的化学性质较特殊

C.环辛炔中C≡C-C的键角小于180°,稳定性降低,反应活性大于端炔

D.碳原子更多的环炔都能替代环辛炔发生无催化的生物正交化学反应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少量小苏打

用酒精灯加热固体至恒重

B

比较碳酸和亚硫酸两种电解质的强弱

分别测量碳酸、亚硫酸饱和溶液的pH

C

用95%酒精制备无水乙醇

向95%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

D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数分钟,冷却后滴加碘水

A.A B.B C.C D.D

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混合气体所含质子的数目为

B.25℃,101kPa下,56L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C.1LpH=1的溶液中所含数目为

D.0.1mol环己烷()中所含σ键数目为

5.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胶体使污水净化。模拟处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为阴极,失去电子生成

B.工作时熔融盐中的移向Y电极

C.X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污水处理时存在反应(胶体)

6.长周期元素M的一种配合物对某些有机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M和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M

B.电负性:YXWM

C.W、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p区元素

D.该配合物中X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7.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25℃,苯甲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稀释100倍,pH增加2

B.溶液的

C.苯甲酸钠溶液中:

D.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苯甲酸溶液,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二、解答题

8.某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

(2)请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为节约药品用量,有人建议用具支试管(下图)代替仪器X,用试管代替集气瓶。为方便控制铜与硝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改进措施是;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和排水收集到的气体(填“相同”“不相同”)。

(4)完成实验后,有人提出疑问:在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仅得到一个,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得到三个,但氧化性却是浓硝酸稀硝酸。解释角度一: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是比较;角度二:同一种还原剂能被浓硝酸氧化,不能被稀硝酸氧化。根据角度二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以证明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关系。

滴加浓硝酸之前,需先通入,目的是;滴加浓硝酸后,当③中为稀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当③中为浓硝酸时,其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有人提出(4)中角度二的验证实验不够简约,可将之前排水集气收集满NO的两支试管用橡胶塞塞紧,为防止气体逸出产生污染,在不取下胶塞的情况下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浓硝酸,简述其加入稀硝酸、浓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各学科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