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VIP

第三、四单元学情评估卷(含答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四单元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失败后,终于认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同时他也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国家和人民无辜受难。为此,他主张()

A.走民主共和之路 B.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C.走君主立宪之路 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2.以下报道最有可能出现在()

国家强盛复兴之路——三民主义

1905年10月,孙中山先生就中国目前的状况,分析欧美各国推行三民主义使国家强盛的事实,以及三民主义在当时中国可以实现的途径……

A.《时务报》B.《国闻报》C.《民报》D.《新青年》

3.观察下面的“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据此可知,关于图中反映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建立

B.清朝统治大势已去

C.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D.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4.“‘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材料中“前无古人的变化”体现在()

A.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B.封建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应苏州立宪派和绅商的要求,在江苏巡抚衙门前挂上“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都督府命令全省各地的原任地方官照常办事。广西、安徽的革命也大概如此。这表明()

A.清朝官僚拥护资产阶级革命 B.封建官僚合力推翻清朝统治

C.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中华民国政权得到空前支持

6.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纪年

C.为限制袁世凯,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它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7.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士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

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农民了解代议制,只是无暇顾及

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

8.史学家陈旭麓说:“(革命过后的)社会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他的观点()

A.是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 B.认为当时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C.认为袁世凯做皇帝有法律依据 D.认为袁世凯掌权是时代的产物

9.“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共和制。”材料评述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五四运动

10.“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年)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护国战争

11.1920年,刘半农写下了著名诗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此之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在这首诗中刘半农首创了“她”指代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说明()

A.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 B.辛亥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C.新文化运动提倡个性解放 D.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

12.五四运动??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论断,在之前只讲民族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意识的重要性。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A.实现了民族平等 B.促进了民族觉醒

C.实现了人民民主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13.在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展出了如下一幅示意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4.1921年夏天,一个新的政党

文档评论(0)

Mr 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学资料,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