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_T 0332-2024 异齿裂腹鱼地方标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CCSB52

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332—2024

异齿裂腹鱼

2024-04-09发布2024-05-09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4/T0332—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1

4.1外部形态特征 1

4.2内部结构特征 3

5生长与繁殖 3

5.1生长 3

5.2繁殖 4

6遗传学特性 5

6.1细胞遗传学特性 5

6.2生化遗传学特性 6

7检测方法 6

7.1抽样 6

7.2性状测定 6

7.3年龄鉴定 6

7.4染色体检测 6

7.5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 7

8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7

附录A(资料性)生长方程、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8

附录B(规范性)同工酶试剂的配制 9

B.1凝胶制备 9

B.2加样指示剂 9

B.3电极缓冲液 9

B.4染色液的配制 9

II

DB54/T033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四川律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宝珊、覃剑晖、邵俭、林少卿、谢从新、马徐发、杨斐、霍斌、次仁卓嘎、拉巴次仁、央珍、边巴卓玛、程方方、杨君辉、格桑达瓦、尼玛次仁、苏中华、党发发、马娇林、袁齐涛、孙锋博、于航、乐地、郭荣明、王润锦、吴海彬、石彬、邹雨婷、孙建春、达娃罗布、张鑫崴、胡程鹏。

1

DB54/T0332—2024

异齿裂腹鱼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connori)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征、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异齿裂腹鱼的种质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GB/T18654.1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学名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connori)。3.2

地方名

棒棒鱼。3.3

分类位置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chizothorax)。

4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4.1外部形态特征

4.1.1外形

体延长,略侧扁,背腹缘均隆起。头锥形。吻圆钝。口下位,横裂。吻钝圆。下颌具锐利角质前缘,其内侧角质亦较发达。唇发达,下唇完整,其游离缘略内凹,呈弧形;表面具发达乳突。唇后沟连续。

2

DB54/T0332—2024

须两对,较短,口角须稍长于吻须,其长度为眼径的1/2倍~2/3倍。吻须末端后伸约达鼻孔后缘之垂直下方。口角须末端后伸达眼中部之垂直下方。体被细鳞,排列不整齐,自峡部后之胸腹部具明显鳞片。侧线完全。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粗硬,其后缘下1/2~4/5部分每侧具11枚~20枚强壮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之距离大于其至尾鳍基部之距离。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部起点之前的下方,其末端后伸达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2/3处。胸鳍末端后伸达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之间距离的1/2~2/3处。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均钝。腹部银白色,背侧青灰色,体侧、背鳍、尾鳍有黑色斑点。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