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最新新保密法知识测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120题)
1、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涉密载体应当编排顺序号。
A.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提出管理要求
C.认真进行核对
【答案】:A
2、资料进行清理,李某应该()。
A.只将“红头文件”整理归档即可
B.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涉密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C.整理后的各类资料可以与报纸一起出售
D.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各类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答案】:B
3、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赠送
B.出售
C.丢弃
D. 以上都正确
【答案】:D
4、自治区、()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A、地市B.县(区)C.直辖市
【答案】:C
5、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事项可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及时解密。()
A.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
B.离保密期满不足1个月的
C.对经济发展有利的
D.
【答案】:A
6、下列不属于专职保密管理人员的是()。
A.机要人员
B.档案管理人员
C.密码通信人员
D. 兼职保密员
【答案】:ABCD
7、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存储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答案】:A
8、从互联网拷贝信息至涉密计算机,下列哪些操作不符合保密要求()。
A.直接用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B.用非涉密U盘从互联网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C.在中间机上采用刻录只读光盘方式,拷贝至涉密计算机
D. 在中间机上使用写保护功能U盘拷贝至涉密计算机,该U盘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处于只读状态
【答案】:AB
9、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或者无期徒刑。
A.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B.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C.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C
10、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
A.绝密机密秘密
B.核心重要一般
C.重要一般内部
D. 特殊重点普通
【答案】:B
1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时,应()。
A.适当延长保密期限B.自行公开C.自行解密D.作为工作秘密管理
【答案】:C
12、对于国家秘密保密期限已满而未收到原定密机关.单位延长保密期限通知的,该项国家秘密可以()解密。
A.自行
B.由上级机关
C.由保密工作部门
D.
【答案】:A
13、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应在()内进行。
A.办公场所
B.家中
C.现场
【答案】:A
14、涉密网络建设完成后,应当经()审批,方可报项目审批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A.本单位信息中心B.公安机关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本单位保密委
【答案】:C
15、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知悉范围。
A.保密期限
B.定密责任人
C.承办人
D. 公开日期
【答案】:A
16、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
A.30年
B.20年
C.长期
【答案】:A
17、单位应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原则上不超过(),省级以下党政机关逐步实现互联网()接入。
A.两个集中B.三个集中C.两个分部门D.三个分部门
【答案】:A
18、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A.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B.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C.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D. 以上皆是
【答案】:D
19、涉密计算机的标签应当()。
A.贴在显示器上
B.及时更换损毁的标签
C.不得自私修改.涂抹
D. 标签应注明密级及使用人
【答案】:ABCD
20、机密级计算机,身份鉴别口令字的更新周期为()。
A.3天
B.7天
C.15天
【答案】:B
21、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遵循()。
A、“谁公开,谁审查”原则B.事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