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月季害虫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防治汇报人:文小库2023-12-30
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识别与危害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生物学特性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测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目录
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识别与危害01
形态成虫和若虫常聚集在月季的叶背、嫩枝和果实上。颜色通常为淡黄色或黄绿色。识别特征
大小:成虫长约1mm,若虫更小。识别特征
体型细长,通常为绿色或黄色。形态主要附着在月季的新芽、嫩叶和花蕾上。附着位置长约2mm。大小识别特征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长管蚜危害:分泌蜜露,污染月季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并可能传播病毒病。蔷薇白轮蚧危害:大量吸取月季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枝条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分布:全球温带地区都有分布。010203040506分布与危害
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生物学特性02
蔷薇白轮蚧雌虫产卵于叶背,卵期约10天。若虫孵化后固定于叶背刺吸汁液,逐渐成熟并分泌蜡质。雄虫和雌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完成一个完整的世代大约需要20-30天。长管蚜以卵在芽腋、裂缝等处越冬。春季花芽萌动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孤雌胎生,繁殖速度较快。生活史
雌虫交配后产卵,每个雌虫可产数百至上千粒卵。卵孵化后若虫会固定在叶背刺吸汁液,并逐渐成熟和繁殖。蔷薇白轮蚧长管蚜以孤雌胎生的方式繁殖,不需要交配。每只雌蚜一生可产数百至数千头若蚜。长管蚜繁殖方式
蔷薇白轮蚧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常寄生于月季、蔷薇等植物上。长管蚜适应范围较广,可在多种植物上生存和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存环境长管蚜蔷薇白轮蚧
蔷薇白轮蚧、长管蚜的防治方法03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种植制度、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以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方法。对于蔷薇白轮蚧和长管蚜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月季健康生长,提高其对害虫的抵抗力。定期清理月季园,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以减少害虫的寄主和食物来源。合理密植,保持园内通风透气,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害虫的方法。以下是生物防治蔷薇白轮蚧和长管蚜的措施使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它们可以感染和杀死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它们可以捕食害虫。释放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它们可以在寄主植物上寄生害虫。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方法。以下是化学防治蔷薇白轮蚧和长管蚜的措施掌握最佳防治时机,在害虫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避免害虫大量繁殖。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如杀扑磷、噻虫嗪等,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注意农药安全使用,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合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植物和人造成危害。
防治效果评估与监测04
123防治效果评估应综合考虑防治前后的害虫数量、种群密度、危害程度等指标,以全面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指标通过对比防治前后的数据,分析防治措施对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是否有效地减轻了危害程度。对比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包括防治成本、投入与产出比等方面,以判断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防治效果评估
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如定期调查、定点观察等,以便及时发现害虫种群的变化情况。数据记录详细记录监测数据,包括害虫数量、发生时间、危害程度等信息,以便进行数据分析。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害虫种群异常变化,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危害扩散。防治效果监测
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5
禁止吸烟和饮酒在防治区域严禁吸烟和饮酒,以防止引发火灾或其它安全事故。注意通风在室内进行防治工作时,要保持通风,避免药剂浓度过高导致人员中毒。穿戴防护服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包括但不限于防毒面具、手套、长筒靴等,以防止害虫叮咬或药剂污染。安全防护措施
在防治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用药量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控制用药量妥善处理废弃物选择环保型药剂防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优先选择环保型药剂,减少对环境的负担。030201对环境的保护
03监测与评估在防治工作结束后,应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防治效果符合预期,同时评估对其他生物的影响。01避免对天敌的伤害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害虫天敌的伤害,以维护生态平衡。02合理使用生物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引进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谢谢您的观看THANK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pdf VIP
- 《牙外伤》课件.ppt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 SITOP modular 24V 20A, 40A使用手册.pdf
- 20《肥皂泡》第2课时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pdf
- 飞思卡尔汇编指令集.pdf
- 2025年考研政治真题含参考答案-仿真模拟现场正式考试排版.pdf VIP
- 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一株耐盐碱黑曲霉及其作为解磷真菌的应用和在促进盐碱地玉米生长中的应用.pdf VIP
- ps入门基础全部课程.pptx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 中英文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