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7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7篇

不知道各位同学们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分析能力如何呢?平时有没

有在练习阅读理解这个比较耗费精力的题型呢?下面就是小编来给大家

带来的几篇关于阅读理解的题,希望大家能好好阅读哦。

古诗词阅读

羌村三首(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营造的画

面。叙述邻里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

【答案】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

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

客的欣喜。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该题做到六点:

①运用描写。②适当想象和联想。③体现原作风格。④吻合原作感情

基调。⑤不可机械翻译。⑥语言畅达,无内容、标点错误。

2.本诗表达力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本诗写出了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现

了诗人对父老的感激和对国事深重忧虑的高尚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感情的把握。抓住“黍地无人耕、兵革

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

座泪纵横“等句子来揣摩。

文言文阅读

课内课外比较阅读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

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

表》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

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

“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之。”使

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

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

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

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答案】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

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确实做大

臣的犯的大罪),再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

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语,“欺君”是“臣子之大

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处,同时注意一

些句首、句尾(也)的虚词。

4.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对之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用法。对“之”的几种常用用法必须掌握。

A中都是“助词,的”;B中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它,

指这件事”;C中都是“代词他(皇帝)或它(这件事)”;D中都是“代词他

(鲁宗道、徐公)”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斜体词。

(1)以光先帝遗德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尝:

(3)使者及门及:

【答案】(1)发扬光大(2)曾经(3)到(至)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实词含义的掌握。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

无误;课外词语要结合语境和联想学过的课文是否出现过该词语(如“尝”

与《伤仲永》中的“未尝识书具”是相同的,是“曾经”的意思;“及”

与《孙权劝学》中的“及鲁肃过寻阳”是相同的,是“到(至)”的意

思)。

6.翻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