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t)的定义有两个含义,胰

岛素经典的靶细胞,如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和反

应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以是

两者之一或者是两者交互作用,往往是两方面因素都有。目前可以将

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分成:一是整体组织器官水平,其二是亚细胞和分

子水平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病因发病机理

概论

所谓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t)的定义有两个含义,胰岛素

经典的靶细胞,如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

降低。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和敏感性

都降低。胰岛素反应性主要用两个指标反应:第一是胰岛素刺激骨骼

肌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利用;第二个指标就是抑制肝糖元产生的能力,

而胰岛素的敏感性主要是指和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

经典的胰岛素抵抗理想模式图。

横坐标代表血胰岛素浓度。胰岛素的反应性,就是刚才我们所说

的胰岛素刺激骨骼肌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利用和抑制肝糖元产生的能

力。绿色的实线是正常的曲线,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则胰岛素的

作用就逐渐增高,最终达到最高反应。如果胰岛素剂量反应曲线右移

就表示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指在同一个浓度,达不到正常的

胰岛素反应的水平,即加大胰岛素剂量才能达到正常的反应,但另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一定程度后,胰岛素浓度无论增加到多少,它的

反应也达不到正常水平,这也是反应性降低。

另外还显示了两个作用,即肝糖元的产生以及胰岛素刺激的葡萄

糖利用。左侧的纵坐标代表的是肝糖元的产生。从左侧曲线可以看出

稍微增加胰岛素就可以明显抑制肝糖元的产生。肝糖元的产生和输出

增多是空腹高血糖症的重要机理之一,而这主要是因为夜间的基础胰

岛素分泌量不够,因此要解决空腹高血糖症只要很少的一点胰岛素。

所以睡前打一点胰岛素可以解决空腹高血糖症。而从右侧的图中可以

看出,如果我们要刺激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所需要的胰岛素量

就很大。目前认为餐后高血糖主要由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低

造成的。如果我们要解决餐后高血糖就需要大量的胰岛素。因此各组

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是不一样。在脂肪组织中,如果要抑制生酮作用

也只需要少量的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以是两者之一或者是两者交互

作用,往往是两方面因素都有。遗传因素指的是对胰岛素抵抗的易感

性,目前研究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基因突变(包括胰岛素受体、GLUT-4

以及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途径上的任一环节因基因突变而发生障碍),

但要注意的是这在II型糖尿病中这毕竟只占少数(10%以下)。各种

环境因素比如运动量减少,高脂高热量饮食,吸烟、肥胖症等都可以

促发或抑制胰岛素抵抗的发病。

胰岛素抵抗的机理

目前可以将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分成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整体组织器官水平,胰岛素经典靶器官是:肌肉、脂肪以及

肝脏,不过现在把血管内皮细胞也作为胰岛素敏感的靶器官。胰岛素

抵抗时,骨骼肌糖的利用减少;脂肪组织则脂解增多,生酮作用增强,

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肝脏的糖异生作用增强,糖分解增多,肝糖元

输出增多;而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减少,内皮素生成增多。

其二是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胰岛素抵抗,可以把它分成受体前和

受体后胰岛素抵抗,但这种分类是人为的,实际上有时往往会交叉。

受体前的胰岛素抵抗,包括胰岛素抗体产生、胰岛素分子结构异

常、胰岛素的降解加速以及胰岛素拮抗激素。胰岛素抗体可以是自身

抗体(比较少见),另外也可以是注射胰岛素后产生胰岛素抗体,特

别在国产的重结晶胰岛素中比较常见,根据80年代国内所做观察,注

射国产的重结晶胰岛素三个月后,约60-90%左右的患者都产生了胰

岛素抗体。第二是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异常,使得胰岛素受体无法与之

结合,目前已经发现有五、六种之多。另外就是由于胰岛素水解酶的

活性增高使得胰岛素的降解加速,胰岛素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就已经破

坏了,这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特别明显。

最后就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这种激素有很多种,如糖皮质激素

等,目前知道的糖皮质激素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包括糖皮质激素可

以抑制β细胞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art1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