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VIP

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中历史部分分

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

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从以上叙述中,我们能得到的历史

信息是()

A.禹是法力无边的天神下凡B.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上古时期,黄河出现严重水患D.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

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郡县制不复存在B.分封制受到挑战C.禅让制开始解体D.王位世袭制消亡

3.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毫王也参与“斗虎”“格

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A.崇尚勇武B.含蓄内敛C.悠然清闲D.宁静纯朴

4.李晓为研究佛像雕塑,搜集了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的图片。这些图片中的佛像无论何种形象,很

多都身着汉族衣饰。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北方经济地位上升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中外思想趋于融合D.中外文化交融增强

5.隋唐宋至元代大运河线路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如下图),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

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1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6.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某专题时整理出了下列历史图片。据此可知,该专题应是()

A.经济发展史B.民族关系史

C.科技成就史D.文学艺术史

7.某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时说道:“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

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

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以下是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不同势力的主张,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表现出中共()

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杨,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饮等视张、杨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张、杨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发动政变。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国共产党协调解决

危机

广大人民群众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的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A.彻底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抗日联军进行抗战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