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练习语文试卷.docx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练习语文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广州市荔湾区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

(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基础与积累】(25分)

(一)听老师读短文两遍,按要求完成题目。

1.这篇短文写的是()。

A.粤剧的基本组织是戏班B.粤剧戏班早期的发展和“春班”习俗

C.广东民间有“无戏不成年”之说D.粤剧戏班早期的发展历程

2.早期,粤剧戏班名称的演变顺序为()。

A“本地班”——“过山班”“广府班”——“省港班”——“志土班”

B“本地班”——“过出班”“广府班”——“省港班”——“忘士班”——“春班”

C“本地班”——“过山班”——“广府班”——“省满班”——“志士班”

D“本地班”——“广府班”——“省游班”——“志士班”——“春班”

3.“无戏不成年”是哪个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古诗河中处处渗透着传统节日,补充下面的诗句,写出对应的节日、习俗、寓意及表达的情感。

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

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补充: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中秋节

习俗:赏月

寓意:团圆、美满

表达的情感:思乡、思亲

【解析】此句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等,寓意团圆和美满。

(二)按要求完成选择题,请把与题目要求一致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5.(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一致的一组是()。

A.脉搏山脉含情脉脉B.薄雾薄荷厚积薄发

C.坚劲劲挺骨力遒劲D.下咽哽咽细嚼慢咽

【答案】C.坚劲劲挺骨力遒劲

【解析】A项的“脉搏”和“山脉”读作“mài”,“含情脉脉”读作“mò”;B项的“薄雾”读作“báo”,“薄荷”读作“bò”,“厚积薄发”读作“bó”;D项的“下咽”和“细嚼慢咽”读作“yàn”,“哽咽”读作“yè”。只有C项的三个“劲”字都读作“jìn”。

6.(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文言文中带点的字与成语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为是其智弗若与——自愧弗如B.思援弓缴而射之——井底之蛙

C.使弈秋诲二人弈——诲人不倦D.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答案】B.思援弓缴而射之——井底之蛙

【解析】A项“弗若”与“弗如”均为“不如”之意;C项“诲”与“诲”均为“教导”之意;D项“探汤”与“赴汤”均为“进入热水”之意。B项“缴”指弓弦,成语“外底之蛙”中的“缴”指缴获,意思不同。

7.(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下面新闻报道中用不同的词话表达相同意思,对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在女子单人10米台比赛中,全红婵发挥完美,5跳中4跳排名第一,其中两跳获得满分,最终以458.20分夺冠。在男子单人3米板决赛中,王宗源也以556.75分喜获金牌。在团体赛中,陈艺文、王宗源、陈芋汐、杨昊出战,以489.25分顺利夺金。

A.表达活泼B.避免重复C.语言丰富B.加重语气

【答案】B.加重语气

【解析】在新闻报道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语言丰富、表达活泼,而不在于加重语气。

###8.看拼音,写汉字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8.(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看拼音,写汉字。写字要工整、规范。

liáo

zàng

wéikǒng

dāngē

shì

_____天

书_____

宝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_____

【答案】辽阔 书籍 宝藏 唯恐 恐惧 耽搁解释

9.(2023春·广州荔湾·六下期末)仿照例句带点部分的写法,从下面词语中选一个,发挥想象,写一个有关“五·一”假期亲身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们是一支专业团队,致力于成为您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我们提供中小学教学方案设计、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定制、辅导班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资源的创作等个性化服务。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小升初阶段,我们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