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下室钢管桩支护槽钢拉锚施工方案.doc

基础地下室钢管桩支护槽钢拉锚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西丰御林新城地下室工程

基础(支护)施工方案

2014年10月

支护部分

一.工程概况

地下室长48。600M,宽16。200M,地上设计高度为6.000M局部二层框架结构,地下设计深度基础垫层上皮为-5.450M,室外自然地坪为±0。000~-1.000M。由于此地下室位于3#、4#楼之间,间距约为34M,且3#、4#楼基本施工完毕,若采用大放坡开槽施工方法可能会造成楼体桩基础裸露、土方坍塌,对施工安全和3#、4#楼有很大隐患。故基槽开挖采用钢管桩与一排锚索锚拉的联合支护形式。

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室基底为EQ\o\ac(○,3)层粒砂层,深埋—6.10M,局部水深为—6。70M。

三.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与施工

1.设计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下室平面图.

2.钢管桩设计参数

(1)桩长:9.0m;

(2)桩径:φ159mm;

(3)钢管壁厚:6mm;

(4)桩距:500mm;

(5)桩间挂网喷射C20细石砼,厚度为100mm.

3.锚索设计参数

(1)设一排锚索,锚索位于地表下2。5m,长18m,水平间距2.0m。

(2)锚索2@7A5倾角15°,预应力施加:150KN,两根一组,同时拉拔施压。

(3)锚索间采用[18a槽钢连接。

4。基坑支护体系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钢管桩施工工艺:

桩位放点→打桩机就位→打入钢管桩→移至下一桩位.

(2)桩位放点

按设计图纸要求和建设单位给定的控制点,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桩位,并做好明显标志.由于南北与3#、4#楼距离过近,西侧紧邻粮库,此三方向皆为钢管桩护壁支护。东侧为施工道路且如要放坡,坡顶位置则过于靠近7#、8#楼,对7#8#楼造成施工隐患,所以此方向也做钢管桩护壁支护。

(4)打桩施工

施工前要对准桩位,对点误差在30mm以内,打桩过程宜缓慢,确保桩的垂直度,打桩至设计深度后停止。

(5)锚索施工

在排桩施工结束后,开挖土方,挖至锚索标高下0。3米处留锚索工作平台,宽度要求在6.0米以上,施工平台要求平整,确保锚索施工正常进行。

1)锚索采用2-7?5钢绞线,成孔角度为15°,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钻孔角度、孔深及孔径施工。

2)一层锚索锚索竖向位置为—2。50m,水平间距1.50m,锚索长度11。00m设计拉力为225KN;二层锚索锚索竖向位置为-5。00m,水平间距1。50m,锚索长度10.50m设计拉力为200KN;

3)施工工艺

开孔、带钢绞线一次性钻进至设计深度、灌浆、腰梁制作与安装、张拉锁定。

3。1)钻孔:钻孔直径150mm。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做出标记,钻孔孔深不应小于设计尺寸,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的1%。

3。2)锚索的组装:锚索选用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每根锚索由2束7Φ5钢铰线组成。钢铰线应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平顺放好待用.

3。3)锚索的安放:锚索放入钻孔之前,需确认锚索于孔位一致。

3.4)注浆:锚索定位后,用注浆管进行一次高压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0.75,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待一次注浆体初凝后,即可用注浆管进行二次补浆注浆。二次补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为了提高浆体的早期强度,可加入适量的早强剂.锚固段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将注浆管插入到距孔底50cm处,用泥浆泵将水泥浆通入注浆管注入孔底,水泥浆从钻孔底口向外依次充满并将孔内空气压出,而水泥浆则由孔眼处挤出并冲破第一次注浆体。

定位成孔至孔底,退出钻杆插入旋喷头,带浆液旋喷出来插入钢绞线

定位

成孔至孔底,退出钻杆

插入旋喷头,带浆液旋喷出来

插入钢绞线

浆液制备

浆液制备

二次灌浆封孔退出钻杆

二次灌浆

封孔

退出钻杆

定位带钢绞线、浆液旋喷至孔底退出钻杆封孔

定位

带钢绞线、浆液旋喷至孔底

退出钻杆

封孔

浆液制备

浆液制备

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

3.5)腰梁的制作张拉锚索:腰梁采用2根18槽钢,当锚固体强度大于15。0Mpa后,方可进行试张拉。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锚索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索的相互影响。对于钢铰线的松弛、地层的突变等因素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在张拉后可进行补张拉,然后锁定。锚索张拉与锁定工作应作好记录。

注意事项:

钢铰线应无损伤,并应调直、除锈,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