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
第PAGE1页共NUMPAGES10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提升练习题-附带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说明:共4大题,22小题,满分70分,作答时间为70分钟。
中考对接点1.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2.物态变化的辨析
3.物态变化图像分析
4.物态变化中的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共27分。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0~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对温度的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16℃
B.冰箱冷藏室中饮料的温度约为-5℃
C.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D.刚出锅的饺子温度约为40℃
2.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3.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收热量
4.小明烧水时看到壶嘴往外冒“热气”,由此,他联想到了夏天雪糕周围冒“冷气”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5.在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用到沥青。下列能正确表示沥青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的图像是
ABCD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7.如图所示,这是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向外凸起的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1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在120℃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下列事实中,不能导致“鼎内的水在120℃沸腾”的是
A.鼎盖厚实自重较大
B.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
C.锁扣给鼎盖施加向下的压力
D.鼎内所装水的质量较大
8.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如图所示,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升华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9.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
物质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表2
物质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196
-183
78
357
A.在标准大气压下-190℃时氮是液态
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
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10.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体温计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
B.打火机中的液体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使其液化的
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是为了减慢水分的蒸发
D.锅内的水沸腾后再用猛火加热,水的温度将继续升高
11.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经过压缩机时温度升高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12.如图所示,这是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持续时间相同
D.在第15min时,甲、乙两种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3.体温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原理来测量体温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读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