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小试研究技术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吡唑醚菌酯小试争论报告

〔工艺局部〕

2023.5

10

名目

前言

原料规格

工艺流程

试验操作及结果

三废数量、组成、及处理方案

原材料消耗及本钱估算

结论

前言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是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觉察的一种兼具吡唑构造的甲氧丙烯酸甲酯类广谱杀菌剂。它能防治由子囊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类和卵菌纲等几乎全部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取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该品种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吡唑醚菌酯可加工成液剂、水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膏剂等多种剂型,亦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混用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菌谱的作用。自2023年推广上市以来,深受使用者的宠爱,销售额快速上升,据中国农药2023年第6期报导,在全球最重要的15个杀菌剂品种中位列第三。吡唑醚菌酯的制剂分别以凯润、凯泽、百泰的商品名在中国登记并进入国内市场销售。

理化性质

吡唑醚菌酯的通用名为pyraclostrobin,代号BAS500F。单剂商品名为Cabrio、Headline、Attitude等。CAS登录号:175013-18-0。化学名称为:N-{2-[1-(4-氯苯基)-1H-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酯。构造式为:

NO

N

Cl

N N O

O

O

纯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结晶;熔点:63.7~65.2℃;蒸气压2.6×

10Pa(20℃)、6.4×10Pa(25℃);Henry常数5.3×10Pam3/mol(20℃);

安排系数logP=3.99(22℃)。水中溶解度为2.4mg/L(20%/去离子水)也有报道为1.9mg/L(20℃)。有机溶媒中溶解度,溶质g/L溶液,20℃):甲醇100,异丙醇30,正丁烷3.7,正辛醇24。在纯洁水(灭菌水)中半衰期为59h,在自然水(非灭菌水)(25℃)的半衰期为56h,在大田土壤中半衰期为2~37d。本剂在中性和微酸性(pH5~7)中稳定。该药剂的20.0%可湿性粉剂为淡褐色可湿性细粒。

毒性

5050 5050 50对大鼠急性经口LD 5000mg/kg,急性经皮LD 2023mg/kg。经兔的眼睛与皮肤试验说明,本剂无刺激性。并且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山齿鹑急性经口LD 2023mg/kg。对虹鳟鱼LC (96h)0.006mg/L。对蜜蜂无害,LD 310ug/只(经口

50

50 50

50 50

剂型

有20%颗粒剂、20%可湿性粉剂、200g/L浓乳剂及20%水分散粒剂等。另外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boscalid)的混配剂(吡唑醚菌酯6.8%+啶酰菌胺13.6%,及吡唑醚菌酯9.1%+啶酰菌胺18.2%),以及有吡唑醚菌酯分别与氟环唑、克菌丹、咯菌腈、拌种咯、有机铜杀菌剂、有机锡杀菌剂的混剂。

作用机理

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本剂亦通过抑制细胞色素b和c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致使病菌孢子发芽和菌丝生长受阻,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致效。

生物活性

本剂可用于小麦、花生、水稻、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赏识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本剂对蚕有影响,对四周有桑园地区使用时应严防飘移。梨树上使用时,在开花始期及落花的20d左右时间内,为防止药害应尽量避开施用。

专利概况

专利号:DE4423612

专利公开日:1996-01-1l专利申请日:1994-07-06

专利拥有者:BASF(Germany)

该品种不仅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拥有专利权,而且在我国亦有专利权(CN1068313B、CNl154692、CN1308065)。

目前吡唑醚菌酯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拥有专利权,在我国也申请了专利,其合成技术还没有公开。作为对重要农药品种的技术储藏工程,我们对其合成方法进展了争论,对合成过程中易产生副反响,中间体分别提纯困难的溴化步骤,承受降低转化率,提高选择性的方法使副产物削减。制造了一种比文献方法更为经济、安全、环保的复原方法,有效地掌握复原反响易产生的“胺化”和“偶氮化”难分别的副产物生成。并对试验条件进展了优化。争论结果说明,以对氯苯肼为基准总收率大于50%,产品纯度达高于95%,其工艺操作简便,

收率高,本钱低,对今后的工业化生产作好了技术预备。

主要原料规格

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对氯苯胺 工业品

亚硝酸钠 试剂

亚硫酸钠盐酸

甲醇钠甲苯

丙烯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三氯化铁

氢氧化钠

四丁基溴化胺偶氮异丁基腈氯苯

氢溴酸

邻硝基甲苯双氧水

二氯乙烷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