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

吡唑醚菌酯应用技术大全

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构造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觉察,2023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年轻等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得到验证,并且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更是各种高产套餐的必备产品。本文关于产品的应用技术仅供参考。

一、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有啥关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称为

杀菌剂中的三兄弟,它们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自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型杀菌剂,从以下图的化学构造来看,除绿色局部修饰基团的不同,它们都具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红色圈出局部〕。

1、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的共同点〔1〕独特的作用机理。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

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对几乎全部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

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

2、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的区分〔1〕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局部病原菌有效。〔 2〕醚菌酯。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对白粉病等特效。〔3〕吡唑醚菌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力量,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原菌

2、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的区分〔1〕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局部病原菌有效。〔 2〕醚菌酯。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对白粉病等特效。〔3〕吡唑醚菌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力量,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原菌

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加作物抗逆性。

这三个化合物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最大的区分在于醚菌酯较其他两

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更强一些。

二、作用机理及方式

二、作用机理及方式

线粒体呼吸链

线粒体呼吸链1、作用机理通过阻挡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供给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所以它也被称为呼吸抑制剂。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

菌剂作用的部位与以往全部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作用方式

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强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吡唑醚菌酯可以被作物快速吸取,并主要由叶部蜡质层滞留,还可以通过叶部渗透作用传输到叶片的背部,从而对叶片正反两面的病害都有防治作

用。吡唑醚菌酯在叶部向顶、向基传输及熏蒸作用很小,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

三、主要剂型

三、主要剂型

目前吡唑醚菌酯的主要剂型有:乳油、悬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还可以制成液剂、油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和膏剂等剂型。至于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总体来说,各有各的不同。〔1〕粉剂。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2〕乳油。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头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

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需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本钱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

放置可能会消灭分层。

四、防治对象与特性

四、防治对象与特性

1、杀菌广谱吡唑醚菌酯可用于小麦、花生、水稻、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赏识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

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2

2、防治结合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3

3、混配性较好能与多种药剂复配,与苯醚甲环唑、代森联、烯酰吗林等复配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

4

4、植物保健,抗逆增产

吡唑醚菌酯除了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导很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变化,如它能增加硝酸盐(硝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