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4页)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60分,与历史同堂,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考员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直接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答案。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月31日就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______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A.新发展格局 B.新质生产力 C.全面深化改革 D.乡村振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时政,解析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______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______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A.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

B.二十世纪民族精神

C.二十一世纪民族精神

D.二十世纪中国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BCD:依据教材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故A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首歌得以广泛传唱,表明孝亲敬长()

①最重要的是多做家务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要一切顺从父母的安排④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孝亲敬长的内涵和要求。

②④:分析题文并依据教材知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孝亲敬长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哪一种做法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无论是陪伴老人聊聊天还是帮老人做一些家务,都能表达自己的孝敬。故①说法错误;

③:孝敬不等于顺从父母的一切安排,如果父母有错误,我们能耐心指出并帮助父母改正,不让父母“德有伤”,也是对老人的孝敬,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初中生小伟晚饭后在湖边散步,忽然听到湖中传来呼救声,发现有人落水。此时,他的正确选择是()

①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珍爱生命,见义智为

②关注他人生命安全,奋不顾身,见义勇为

③立即离开事故现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④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提供线索,协助救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①④:坚持生命至上、敬畏生命,要求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因此面对他人落水,如果有能力救助,则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施以援手;如果自己不具备救人的能力,则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并协助救援。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如果不具备救人的能力,“奋不顾身”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成功救人,还有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故②说法错误;

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尽己所能帮助落水者,不能漠视他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诗句表明文天祥具有()

A.对爱的信任和坚守情感

B.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悲悯情怀

C.为国尽忠的自豪感、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D.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先苍生而后已的博大情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主义、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世间万物皆有生死,然而,只要我们能够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就能在生命终结后留下不朽的功绩,成为历史的佳话。这句诗说明文天祥具有为国尽忠的自豪感,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故C说法正确;

ABD:诗文中未体现对爱的信任、悲悯的情怀、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先苍生而后已的博大情怀,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