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天堂寨初级中学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天堂寨初级中学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天堂寨初级中学中考语文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教育系统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教师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B.城乡医疗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C.市博物馆用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展示了柳州多民族聚居的风貌。

D.辩论赛上,李明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得“最佳辩手”称号。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宥(yòu)裨益(bì)自诩(xǔ)崭露头角(lòu)

B.确凿(záo)客栈(zhàn)镌刻(juān)繁弦急管(xuán)

C.脸颊(jiá)光纤(xiān)赫然(hè)期期艾艾(ài)

D.旌旗(jīng)咫尺(zhí)寒噤(jìn)姗姗来迟(shān)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以唱古诗的崭新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

B.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C.修缮一新的开江橄榄大道车水马龙,各种戛然而止的拥堵现象一扫而光。

D.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

4.选出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A.洋溢笼统人情事故 B.鞠躬端详历历在目

C.丰饶怀恋心无旁鹜 D.尊循徘徊因地制宜

5.古诗文名句积累。十五从军征,_________。(《十五从军征》)_________,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无限山河泪,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奈与欣慰交织,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范仲淹的“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隔断,抱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

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

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很运气,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选段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__________(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他”(填人名)_______________,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请用一句话简述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可怜人”是谁?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

7.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③齑(jī):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就学于南都书舍于:_______________既而悉败矣悉: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

大人闻汝清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4.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范仲淹生活上的困难?(用原文回答)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金石录·后序(节选)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候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7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