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版本流传及文字校订.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言》版本流传及文字校订

《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目前有

宋本、明本和清本等不同版本。为了使《方言》更接近古书原貌,先后有戴震、

卢文绍、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人对《方言》进行校订。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

《方言》及郭注本逐渐接近古书原貌,为后人对《方言》进行研究扫除了障碍。

标签:《方言》;版本;文字校订

传本《方言》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最早见于东汉应劭的

《风俗通义·序》。此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

史·艺文志》、《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

斋书录解题》等皆有著录。今本《方言》十三卷,按照义类标准,其内容大体分

为普通词语和专有名词两类。普通词语共八卷,具体为:卷一、卷二、卷三、卷

六、卷七、卷十、卷十二、卷十三。专有名词共五卷,具体为:卷四“释服制”、

卷五、卷八“释兽”、卷九“释器物”、卷十一“释虫”。

一、《方言》版本及其流传情况

(一)《方言》宋本

1.李孟传刻本

《方言》最早的注本是东晋《郭璞注》。传世《方言》为郭注本。现在我们

能见到的最古的《方言》传本就是宋本,即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浔阳太守李

孟传的刻本。李孟传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卒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1219),《宋史》有传。李孟传的刻本又称“庆元庚申(1200)会稽李孟传浔阳郡斋

刊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李孟传《刻方言序》云:“今《方言》自闽本外不多见,每惜其未广。予来

官浔阳,有以大字本见示者,因刊置郡斋。”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予

传本于蜀中,后用国子监刊行本校之,多所是正,其疑者两存之。”周祖谟先生

由此认为:“《方言》的宋刻本在北宋有国子监本,在南宋有蜀本、闽本、赣本。

赣本是宋代最晚的一个刻本了。监本、蜀本、闽本现在都没有看到……李本可能

就是重刻的蜀本,也就是北宋监本的第二次刻本。”李刻本“虽是一个很晚的宋刻

本,但是他的底本是相当早的,所以刻本里还有许多字仍然保存着唐代书写的体

式”。

版式:每卷首行题“车酋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几”,次行即接本文,不

记撰、著二家姓名。半叶八行,行十七字,夹注双行字数同。四周双边,版心白

口双鱼尾,上记大小字数,书名题“方言几”,下记刊工姓名、每卷页数。前录郭

璞《方言注序》,又有庆元庚申会稽《李孟传刻方言序》和东阳《朱质跋。

刻工姓名:可辨者有毛俊、余莘、余俊、章智四人。其他人仅存一字。

宋讳:此本采用缺笔讳,有“匡”、“筐”、“洭”、“朗”、“恒”、“桓”、“澂”、“勗”、

“樹”、“屬”、“虫”、“構”、“遘”、“慎”、“眽”、“振”、“敦”、“惇”、“廓”等字,其

中“構”、“慎”、“敦”、“廓”等字的缺笔均为避南宋帝名讳,表明此本祖刻当不早

于高宗赵构时期,最晚当在宁宗赵扩之时。李致忠认为,综合“李盂传序文、书

中刻工及讳字现象,充分证明此书版本当著录为‘南宋庆元六年(1200)李孟传浔

阳郡斋刻本’”。

收藏:此书递经明清名家收藏,依次为明顾仁效、顾元庆、朱大韶、沈舆文,

明末清初钱曾,清季振宜。此书自季振宜散出后沉埋殆200年,以致乾嘉学者皆

未得见。至清末为盛昱意园所藏,盛氏所藏散出后由傅增湘从正文斋购藏(正文

斋主人是谭锡庆笃生,为谭笃生收藏之证),后傅氏将书捐赠给北京图书馆,此

书随之入藏北图。傅氏是四川人,以扬雄为蜀中先贤,重价购藏此书后屡请名家

题跋,依书中所居次序为缪荃孙、沈增埴、邓邦述、袁克文、章钰、王闽运、杨

守敬、内藤虎、吴昌绶、盛铎等。

具体流传过程为:顾仁效——顾元庆——朱大韶——沈舆文——钱尊王——

季沧苇——盛意园——谭笃生——傅增湘。

李孟传浔阳郡斋刻本为存世宋椠孤本,盛、傅二家得书后,尝覆刻、影印数

种,自此宋本《方言》乃得流传于世。

2.宋本覆刻本

(1)福山王氏天壤阁覆刻本

(2)陶子麟覆刻本

3.宋本影印本

(1)日本东文研藏珂罗版宋刊本

(2)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影宋抄本

(3)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景傅氏藏宋刊本:《四部丛刊初编》有线装白纸本、

线装黄纸本、缩编洋装本。

(二)《方言》明本

1.明刊本

(1)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