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知识常识.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健康知识常识DOCS可编辑文档DOCS营养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01蛋白质构成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如肌肉、骨骼、皮肤等参与生物酶、激素的合成和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脂肪储存能量的主要方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构成细胞膜、激素的主要成分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大脑、视力等发育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热量构成食物的主要成分,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参与维持血糖稳定、提供膳食纤维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分类与功能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参与调节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来源于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等矿物质包括宏量元素(如钙、磷、钾、钠、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碘、硒)参与构成骨骼、牙齿、酶等,维持生理功能来源于食物,如肉类、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琼脂)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木质素)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降低血糖、血脂,有利于减肥和控制糖尿病水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占体重的60%以上参与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润滑关节等每天至少喝2000-2500毫升水,保持水分平衡其他营养素如植物化学物质(如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理功能如胆固醇,参与合成生物膜、激素等,维持生理功能膳食纤维、水和其他营养素的介绍??????膳食指南与营养搭配02平衡膳食以谷物为主,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肉类、蛋类、奶制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减少食盐、油脂摄入,保持健康体重合理搭配每餐食物种类丰富,颜色搭配合理主食、副食、荤素搭配,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适量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肉、豆腐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解读与应用食物营养价值评估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评估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参考食物营养数据库,如中国食物成分表等食物搭配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考虑食物的相克关系,如奶制品与葱姜蒜等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佳,提高食欲和营养吸收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估与搭配膳食平衡与个性化营养建议膳食平衡保证营养素的全面摄入,避免单一营养素过量或缺乏适量摄入食物,避免能量摄入过多或过少注重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食物种类和比例个性化营养建议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调整膳食结构和摄入量参考营养专家的建议,如营养师、医生等关注饮食健康,定期检查身体,调整饮食方案食品安全与卫生03食品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食品污染物的来源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兽药等来自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来自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微生物、寄生虫等食品污染物的危害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物的安全性导致食物中毒,损害人体健康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降低食欲和消化吸收食品储存保持食物新鲜,避免食物变质和腐败合理分类、分装食物,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检查食物的储存条件,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等食品加工选择合格的原材料,避免使用劣质、过期食品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程,如烹饪、消毒等关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食品储存与加工的安全操作食品安全法规与监管措施食品安全法规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等地方政府制定的食品安全法规,如地方食品安全标准等食品行业制定的自律性规范,如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等监管措施政府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如市场监管部门、卫生部门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设立,对食品进行抽检消费者权益保护,如举报、投诉等渠道,维护食品安全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04婴幼儿强调母乳喂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适时添加辅食,如蔬菜泥、肉末等,保证营养均衡关注婴幼儿生长发育,定期检查身体,调整饮食方案儿童与青少年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关注钙、铁、锌等矿物质的摄入,预防缺乏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需求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孕妇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关注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预防缺乏症减少食盐、油脂摄入,保持健康体重哺乳期妇女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求关注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的摄入,预防缺乏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老年人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满足生理功能需求关注蛋白质、钙、铁等

文档评论(0)

蔡老二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