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园区碳足迹监测技术导则.pdf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CCS

团体标准

T/CXXX2023

园区碳足迹监测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CarbonFootprintMonitoring

inIndustrialParks

(征求意见稿)

2023-X-XX发布2023-X-XX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园区碳足迹监测技术导则5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与定义6

4缩略语6

5碳足迹监测指标分级分类原则6

6基于数字监测技术的园区碳足迹监测指标体系6

7园区碳足迹监测体系框架下的监测指标体系9

8园区碳足迹监测技术体系框架及监测指标体系的原理及应用11

9园区碳足迹监测技术体系框架及指标体系核算对象11

参考文献1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能城市研究院、北京华通星元科技有限

公司、安徽焓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空源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

研究院、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天勰力(山东)卫星

技术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境生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信(合

肥)碳中和研究院、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北京国信中

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寅虎、郭中梅、邓成明、常青、李智虎、邵晓骐、王大成、方园、

姚厦瑜、陆一川、梁会森、李志勇、李彩、廖钢林、刘卫未、王鹏、陈卫国、董福海、辛思

III

引言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加强碳排

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将是“十四五”中后期的主要任务。碳

足迹是实现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构建绿色生产、绿色贸易、绿色物流、

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碳足迹概念尚处于初级阶段,关于“碳足迹”的准确定义和理

解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同的研究机构和服务组织,对于“碳足迹”的概念和内涵各有侧

重,但无论从生命周期评价角度还是从评价对象背景和职能来定义,均需要对产生、服务的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进行精准监测,本标准将从碳足迹监测技术及监测指标体系方面进行

论述,建立园区维度的碳足迹监测标准。

数字技术是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和抓手,本标准在《2030年前碳达峰

行动方案》、《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

迹管理体系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指导下,围绕园区碳足迹数据的监测技术需求,依托中国科

学院、中国信通院的技术团队,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指导下,开展对国内外碳

足迹标准的广泛调研,通过深入园区微观尺度,结

文档评论(0)

hcmpv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