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1).doc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1).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云港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新冠病毒肆虐期间,许多医生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到抗疫一线,以崇高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活出了生命的精彩。这启示我们()

A生命是可逆的,要挖掘潜力

B生命来之不易,要远离风险

C生命是脆弱的,要减少挫折

D生命拒绝冷漠,要关爱他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特点;

D:题干白衣天使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守护他人生命,活出生命精彩,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拒绝冷漠,D正确;

A:结合教材知识,生命是不可逆的,A错误;

B:题干疫情体现的是要珍爱生命,不是简单地远离奉献,B错误;

C:减少挫折说法错误,我们需要培养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意志,C错误;

故本题选D。

2“千人同心,则得干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古语揭示的深刻道理是()

①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②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③集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④集体的力量源于成员的同心协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集体的力量的来源;

②④:题干“千人同心,则得干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的意思是大家凝聚起来,力量是很大的,没有凝聚力,一万个人也抵不过一个。基于此,结合教材知识,表明团结的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同心协力,②④正确;

①:集体的力量不取决于成员的数量,①错误;

③:题干并未体现集体发展为个人提供机会,体现的是集体的力量来源,③错误;

故本题选C。

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这()

A能够有效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

B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C能够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D实现了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目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B:根据题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要求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这是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表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故B说法正确;

AD:能够有效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能够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实现了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目标说法过于绝对,故AD说法错误;

C:题文中体现的是外在力量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并不能够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由此可见()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程度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③文明有礼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

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

①③:题干“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的意思表明文明程度对个人对做事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①③正确;

②:文明程度不能够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②错误;

④:文明礼貌是中华传统美德,但题干并未体现是中华美德,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节严重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条款针对的是()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合同违约行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

A:分析题干条款,承担的责任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力,属于刑罚,所以针对的是刑事违法行为,A正确;

B:题干条文未涉及行政违法,B错误;

CD:合同违法一般属于民事违法,题干未涉及民事违法,CD错误;

故本题选A。

6近日,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稿对群众“动不动就罚款”的吐槽有所回应,即对部分违法行为初犯偶犯的,可给予警告处罚,自愿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的,可免除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则提高了处罚标准。这说明()

A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 B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C要积极参与规则改进和完善 D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积极改进规则。

C: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