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笔记 第三版 谢地 宋冬林.docxVIP

政治经济学笔记 第三版 谢地 宋冬林.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经济学

【第三版谢地宋冬林主编】

导论

0.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开展

0.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3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0.4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说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开展的根底。

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①人的劳动是指劳动者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改变自然物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②劳动对象是指被劳动加工于其上的自然物质对象。

③劳动资料或叫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就是生产的三个要素相结合发生作用的过程。人的劳动表现为生产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的结果便是劳动产品。

★生产关系

①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叫做生产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它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②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一般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开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开展共有的客观规律。

社会形态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除了适应生产力结成的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外,还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相对于政治、思想关系而言,叫社会的经济根底。

而人们政治、思想的社会关系,即建立在经济根底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叫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形态。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最根本的关系。而整个社会生活,那么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1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分工也可称为劳动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以及企业或单位内部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工种间的个别分工。

自然分工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所形成的生理分工。

②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在地域资源的差异及自然产品差异根底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

自然经济:建立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以自然分工为根底的、生产仅仅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和劳动者单位生存需要的经济形式,也叫自给自足经济。

自然经济的根本特征: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

〔3〕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4〕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5〕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局部。

社会分工: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1.2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分工;

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商品经济的根本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1.3商品经济充分开展阶段的不可愈越性

商品经济开展所经历的阶段:

1.商品经济的起源、萌芽和初始阶段。

它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

2.以私有制为根底的小商品经济阶段。

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附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

3.社会化生产的兴旺商品经济阶段。

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根底上,是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特征的兴旺的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第二章商品

2.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价值的概念: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根底,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①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文档评论(0)

小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