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模拟题(解析版)(1).docx

精品解析: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模拟题(解析版)(1).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遂宁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成功举办,此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飞扬”火炬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点燃“飞扬”火炬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硅胶浆料在模具中冷却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用绒线手工编织领奖花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裁剪布料制成“瑞雪祥云”服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A。

2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缤纷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春天柳絮飞扬,柳絮的颗粒很大,不是分子级别的,故A错误;

B荷花飘香,是气味分子不断运动,故B正确;

C落英的颗粒也很大,不属于分子级别,故C错误;

D雪花的颗粒比较大,不是分子级别,故D错误;

故选B。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检验CO2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示中称量物与砝码放反了,且氢氧化钠没有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A操作错误;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时,应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B操作错误;

C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而应该用燃着的木条或火柴来引燃,故C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接触试管壁,故D操作正确;

故选D。

4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资源

B化学与安全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利矿产资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①煤气泄露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实验时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①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②洗涤剂去除油污与汽油去除油污,二者原理不同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利矿产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正确。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正确。全部正确。

B①煤气泄露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可能因电打火发生爆炸或引发火灾,错误。②实验时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涂氢氧化钠。错误。归纳错误。

C①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减少水土污染,正确。②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全部正确。

D①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线灼烧有烧纸气味。正确。②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的是乳化原理,汽油去除油污利用的是溶解,二者原理不同,正确。全部正确。

故选:B

5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丙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

实验方法

A

鉴别(NH4)2SO4和KNO3两种化肥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点燃该混合气体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