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基本原理(第3版)》 习题及答案 第五-六章 单元复习题.doc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第3版)》 习题及答案 第五-六章 单元复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五-六章单元复习题

练习一

一、填空

1、特定温T*下液、固相成分达到平衡时,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定义的数学表达式

为:。

2、假设液相线及固相线为直线,则随温度的上升,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为。

3、对于K0<1,固相线、液相线张开程度,K0越小,固相成分开始结晶时与终了结晶时差别越大,最终凝固组织的成分偏析越。因此,常将∣1-K0∣称为“”。

二、判断题(T或F)

1、溶质再分配既受溶质扩散性质的制约,也受液相中的对流强弱等诸种因素的影响。

2、溶质再分配只影响凝固过程溶质宏观及微观分布及最终成分偏析现象,而不影响凝固组织形貌和晶粒大小,也不影响热裂、气孔等凝固缺陷的形成。

图5-1成分为C0合金的凝固3、图5-1所示成分为

图5-1成分为C0合金的凝固

4、虽然实际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成分不可能完全遵从平衡相图来分配,凝固理论认为,固-液界面处成分C与C的比值在任一瞬时仍符合相应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处于局部平衡状态)。这被称为“界面平衡假设”。

5、“平衡凝固”条件下,凝固后零件断面的成分均匀地为CS=C0。所以“平衡凝固”开始时晶体析出的成分即为C0。

6、对于“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前沿不存在溶质富集层,即界面处及其前方的液相成分处处相同。

7、在“平衡凝固”及“液相充分混合”所假设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C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均始终在不断升高。

8、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固-液界面处的固相及液相成分C、C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始终不断升高。

9、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以及液相容积很大的“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界面处及其前方液相成分均符合,且溶质富集层以外的成分均为CL=C0。

三、解答题

1、在右图中,液态合金成分为C0。假设在冷却过程中按平衡方式凝固(液相及固相成分均按相图变化),在图上分别标出T1,T2及任意特定温度T*与液相线、固相线的交点的成分,以及两个空白的()中的相区。

2、图5-2所示,为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

分别指出图(a)及图(b)各属于哪种溶质再分配情况。

简述图(b)中C、C的物理内涵及原因。

(b)

图5-2两种溶质再分配情况下凝固过程固液、液相成分随距离的分布

图5-3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凝固条件下溶质再分配3、图5-3为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凝固条件下溶质再

图5-3液相只有有限扩散凝固条件下溶质再分配

在三条虚线与纵坐标相交处标出其对应特征成分;

以纵虚线标出最初过渡区进入稳定状态的分界位置;

写出稳定阶段界面前方富集层溶质浓度与的关系式;

标出“特征距离”λ=及其对应处的高度,并写出其表达式;

在图示情况下,若原凝固速度R1突然降低到R2定值时,固相成分如何调整?

4、在“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的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当达到稳定状态时,根据公式:,从数学角度讨论稳态时其C及C值与“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的差异所在,并从实际物理过程予以说明。

5、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讨论稳定状态时凝固速度R、溶质扩散系数DL、平衡分配常数K0对溶质富集层-曲线的斜率、C高度的影响规律。

练习二

一、判断题(T或F)

1、凝固过程由溶质再分配引起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富集,从而导致一定宽度内熔体的实际温度低于界面前沿熔体液相线温度,这种由合金成分再分配所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2、GL=表示凝固界面处液体实际温度梯度GL正好与曲线相切,为成分过冷是否出现的临界点。

3、GL=的情况下,若降低凝固速度R,将会出现成分过冷。

4、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无论K0<1还是K0>1,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小的合金更易于发生出现成分过冷。

5、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原始浓度C0高的合金更易于出现成分过冷。

6、是否出现成分过冷及成分过冷的程度,既取决于合金性质因素(K0、C0、DL、mL),也取决于工艺因素(R,GL)。

二、解答题

1、设某二元铝合金的液相线及固相线均为线性,液相线斜率绝对值为mL=1.5(K/C%),其K0=0.25,合金原始成分C0=1%,纯铝(Al)熔点约取为Tm=660oC。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稳定状态的凝固速度R=100μm/S时,溶质扩散系数DL=5000μm2/S。

(1)画出具有液相线及固相线的部分相图;分别计算固液界面前沿各处的(保留4位小数)及对应于液相线温度(保留1位小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