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改革的现状与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述1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确立2解放前我国的职业学校以工作为主,以学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3公共教育企业实习基地职业技能竞赛等形式的探索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4政府高度重视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措施总之,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提升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输出,同时也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史回顾

受前苏联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开发课程的影响,解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心城市开始举办短期职业大学,以走读、收费、短学制、职业性和不包分配为基本特征,虽然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但也可以称为中国高职教育的早期形式。这些学校试办之初基本沿用学科中心课程体系,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跟职业相关的课程,强调应用性和职业性,在当时的中国也可谓具有开创性,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突破学科中心,只能说是具有一定职业性的学科中心人才培养模式。

1985年,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和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三所中专学校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他们借鉴美国、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的CBE教育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然后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最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对各专业进行技能分析和课程开发,形成了更加重视技能培养的新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压缩了原来的学科课程,增加了实践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大大增强了实践课的比例,实际上形成了以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两方面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

称为能力本位思想改造的学科中心人才培养模式。1991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先试点高中程度起点的三年制高职教育,该校也采用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试点院校的逐步增加,1998年以前,

18所试点高职教育的院校都采用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1999年至2005年,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绝大多数院校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模式。因此,可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初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初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解放前,我国职业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工读结合,以工作为主,学习为辅。解放后,劳动大学推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学习和劳

动相结合、政治和业务相结合。”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

院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实验一年三学期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明确了高职教育要实行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1996年,产教结合被写进《高等教育法》。从1999年开始,天津市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开展了衔接与沟通的试点工作,对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等一系列要素按工学结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建立了多种衔接与沟通的模式。例如:订单培养式、以工助学式、半工半读式、课程改革式、多证书制度以及其他方式。2001年,教育部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产学研结合研讨会,推广产学合作教育经验,形成“产学合

作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的共识。2002年至2004年,教育部分别在永州、武汉、无锡召开产学研结合研讨会,强调“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在全国高职院校蓬勃发展。2005年8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周济部长对推进工学结合提出三点要求:以校企合作为体制基础,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管理办法,为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工学结合”,并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4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重点研讨学习了天津市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以上相关文件均指出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以及主要内容,虽然国家对于工学结合的具体目标、实施要求、

参与主体、配套措施等均未有明确规定,但是实施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