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改性研究
1.引言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锂硫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的电池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正极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硫因其高理论比容量(1675mAhg^-1)和低成本成为理想的正极活性物质,但其存在导电性差、体积膨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尝试将硫与各种碳材料复合,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来源于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可调控的孔隙结构,被认为是硫理想的载体。然而,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围绕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改性展开,旨在提高锂硫电池的整体性能,为实现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已对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混合、化学聚合、原位聚合等方法制备复合正极材料。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如硫分散不均匀、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
在改性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如引入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表面修饰等,以提高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然而,改性策略的选择和优化仍然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1.3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文旨在研究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改性策略,以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探索可控制备条件;
分析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揭示改性机理;
优化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改性策略,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
通过以上研究,为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2.1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与表征
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对天然的生物质材料进行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得到。活化过程中,生物质原料在限氧条件下进行热解,生成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碳材料。本研究选用花生壳、稻壳等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通过化学活化法,以磷酸或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多孔碳。
制备的多孔碳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生物质多孔碳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良好的结晶度。
2.2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采用熔融硫渗透法,将硫粉与生物质多孔碳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硫渗透到多孔碳的孔隙中,形成硫复合正极材料。此过程的关键在于控制硫的渗透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硫均匀地负载在多孔碳的孔隙内。
通过XRD、拉曼光谱(Raman)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成功复合到生物质多孔碳中,形成了具有良好电化学活性的硫复合正极材料。
2.3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结合上述两种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研究对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控活化剂比例、熔融硫渗透条件等参数,实现了具有高硫负载量、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充放电性能测试、循环稳定性测试以及倍率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在锂硫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优的倍率性能。这主要得益于生物质多孔碳的高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以及对硫的固定作用。
3.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3.1制备参数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在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多种制备参数对最终产物的结构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参数包括碳化温度、硫含量、活化剂种类及比例等。首先,碳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碳的石墨化程度,从而增强材料的导电性;然而,过高的碳化温度会导致硫的损失和孔隙结构的破坏。其次,硫含量对材料的比容量有直接影响,适量的硫可以提高比容量,但过量的硫会降低材料的导电性。此外,活化剂的种类及比例对多孔结构的形成和硫的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3.2可控制备策略及优化
为了实现生物质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采取以下策略进行优化:
模板法:采用具有特定形态和尺寸的模板剂,如聚合物微球、纳米颗粒等,引导硫和生物质碳的复合,从而获得具有预定形态和孔隙结构的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前驱体溶液的浓度、pH值等条件,调控凝胶形成过程,进而实现对复合材料结构的精确控制。
原位合成法:在生物质碳源和硫源共存的情况下,利用化学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及反思.pptx
-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选型技术原则(试行).ppt
-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课件.ppt
- 科技经费管理培训通用课件.ppt
- 激光模拟打靶技术方案.pptx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PPT课件 2.第八章 课件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201812.pptx VIP
- 餐饮劳务外包合同(五篇).doc VIP
- 2023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doc VIP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3 On the move理解 课文精研读教案 外研版必修第二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