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指南
学校篇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防护指南学校篇
一是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学生入校前应在家长指引下做好健
康自查,特殊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尽快就医;学生入校及
在校内要严格落实“一日三检”,校门口设测温卡点,所有人员
进校须检测体温,入校后应立即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
校医室负责对师生体温检测、健康观察等工作的指导,严格执行
“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在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
统上报。
二是加强因病缺勤及周末健康管理。落实师生员工因病缺勤
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和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准确掌
握未到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并及时追访和上报;组织家长如实反
映学生健康状况,重点做好学生周末居家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
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避免带病入校。
三是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无关人员
不能进入校园,快递、包裹一律进行无接触配送,禁止外卖进入
校园。对需入校开展常规工作(如学生体检,近视、脊柱侧弯筛
查,儿童营养项目,四点半课堂等)的,在落实入校人员健康管
理(持有绿码并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下,应予以入校。
四是师生员工应随身备好口罩,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在校期
间校园内可不戴口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学
校可逐步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走班教学、体育课接触性
活动、游泳课开放、图书馆及功能室开放等);一般情况不组织室
内大型集体活动,如确有必要,应依据辖区疾控机构的研判评估
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意见综合决定。
五是加强就餐管理。对在家就餐的学生建立台账,加强两点
一线管理;对在校用餐的师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食堂送
餐、统一配餐、错峰用餐、分区域用餐等方式,尽量避免人员聚
集;做好餐具消毒。
六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各学校加强环境卫
生整治,按要求严格实施重点场所消毒、通风工作,做好校园及
周边环境卫生的整治清洁活动、厕所革命、控烟禁烟行动等工作;
规范垃圾分类管理,定点收集、及时处理废弃口罩等有害垃圾。
七是持续加强卫生宣教。各学校应在开学前面向师生员工及
家长开展“一日常规”等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做到应知应会;开
学后持续开展秋冬季传染病、食品安全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深
入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养成文明行为和良好卫生习惯;
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
美德。
八是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一把手负总责,由学校
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利用电话
访谈等形式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心理状态;认真开好“开学前
家长会”和“开学第一课”,重点开展卫生健康、交通安全、心
理健康等教育工作,共同营造轻松、平安的开学氛围;除初三、
高三外,开学一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对因工作不
力、执行不到位、出现学生极端心理事件的学校,将进行通报并
追责。
九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四早”机制,充分发挥卫生
副校长、卫生专业人员和校医的作用,快速、科学、精准、稳妥
开展发热病例处置工作,精准区分常见病、一般传染病和新冠肺
炎病例的处置与信息发布程序,常见病病例不公布,一般传染病
按既定程序由相关部门登记公布,新冠肺炎病例须按要求上报市
疫情防控指挥部按程序公布。
十是学校所在地区新冠疫情风险等级变化时,应按照市区疫
情防控最新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一、出行注意事项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境
外疫情依然严峻,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很有必要。
(1)倡导“非必要不出境”,虽然会对人们的节日安排、出
行计划带来一定影响,但是有健康安全,方有欢乐节日;
(2)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扎堆,不聚集,把风险降到最低,
“两节”就能过得安心、过得祥和;
(3)元旦、春节及寒假期间,尽量避免出省游玩,确需出省
的,要向所在单位如实报备出行人员、目的地、往返行程、健康
状况等信息;
(4)境外入境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
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
应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
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等情况。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尽
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