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CCSB4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519—2024
规模化奶牛场梭菌病防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ofclostridiumdiseaseinlarge-scaledairyfarm
2024-06-28发布2024-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杰、韩吉雨、魏小军、赵晓军、娜仁图娜拉、吴晓亮、王娜、谢跃博。
规模化奶牛场梭菌病防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产气荚膜梭菌病、气肿疽和破伤风的术语定义、诊断技术及防制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产气荚膜梭菌病、气肿疽和破伤风的防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NY/TNY/T
2696
3073
3445
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玉米家畜魏氏梭菌病诊断技术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气荚膜梭菌病clostridiumperfringensdisease
由不同血清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引发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3.2
气肿疽gangraenaemphysematosa
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以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肿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3.3
破伤风tetanus
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指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厌氧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
4诊断技术
4,1产气荚膜梭菌病
4.1.1流行病学
本病不同年龄的奶牛均可感染,发病青年牛多为体格强壮、膘情较好,发病成年牛多为新产牛和高产泌乳牛。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动物消化道内,一定条件下,细菌在奶牛胃肠道内快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4.1.2临床症状
本病特征是突然发病,常在出现症状后很快死亡,最急性型病例无任何症状倒地死亡,死亡牛口腔、鼻腔及阴道常流出红色泡沫样分泌物,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牛有的发生腹泻,肛门排出含有多量粘液、酱红色并带有异臭的粪便。
4.1.3病理变化
本病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主要特征,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空肠最明显,肠管内充满大量气体,肠壁外观呈暗红色;淋巴结、心、肝、脾、肾、肺等出血;脑充血、出血、水肿。
4.1.4实验室诊断
按照NY/T3073的规定执行。
4.1.5诊断结果判定
4.1.5.1符合4.1.1、4.1.2和4.1.3的,判定为疑似产气荚膜梭菌病。
4.1.5.2符合4.1.1、4.1.2和4.1.3的,同时符合4.1.4的,确诊为产气荚膜梭菌病。
4.2气肿疽
4.2.1流行病学
奶牛对气肿疽易感性较强,大部分病例发生在6~24月龄。病牛为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分泌物或处理不当的尸体中的细菌污染土壤后形成芽孢,进而污染饲料和饮水。消化道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外伤和吸血昆虫叮咬也可传播。该病多为散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季和秋季发病较多。
4.2.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d~5d,病初突然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废绝,体温高达40℃~42℃。随后奶牛肌肉丰满部位出现肿胀,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病变处皮温降低、变凉,触诊有捻发音,叩诊呈鼓音。
4.2.3病理变化
本病肌肉丰满的部位有明显的气性肿胀,局部骨骼肌出血坏死性炎,皮下与肌间结缔组织浆液、出血性炎,切面成海绵状;组织上肌纤维呈玻璃样变,肝脏常有坏死区形成。
4.2.4实验室诊断
4.2.4.1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集肿胀部位的穿刺液或死亡动物的肝、脾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阳性、带有芽孢的杆菌,菌体较大,两端钝圆,单在或成短链。菌体直径一般是0.5μm~0.8μm,长1.6μm~3.4μm。
4.2.4.2细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 5201T 138-2024专利申请预审规范.docx
- DB 5201T 140.1-2024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螺丝椒.docx
- DB 5201T 140.2-2024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番茄.docx
- DB 5201T 140.3-2024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黄瓜.docx
- DB 5201T 140.4-2024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4部分:苦瓜.docx
- DB 5201T 141-2024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15 1049—2024蝴蝶兰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T 417—2024农牧交错区乳用青年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15T 419—2024农牧交错区成年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15T 993—2024加工番茄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0—2024奶牛免疫应激管理技术.docx
- DB15T 3522—2024羊回肠瘘管安装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3—2024羊十二指肠瘘管手术操作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4—2024安格斯繁殖母牛饲养管理规程.docx
- DB15T 3525—2024麻叶荨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6—2024中草16号燕麦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7—2024河套地区麦后饲用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8—2024苜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裹包青贮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29—2024饲用大麦干草储备技术规程.docx
- DB15T 3530—2024油菜秸秆黄贮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