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哲学家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恽南田语)。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在两千年前所正确地指出的。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艺录》序言里有一段话很生动地形象化地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钱塘洪防思(即洪昇,《长生殿》曲本的作者)久于新城(即王渔洋,提倡诗中神韵说者)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论诗,防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艺术的表现正在于一麟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麟一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
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好象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麟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鳞《免胄图》、元颜辉《钟馗出猎图》、明徐渭《驴背吟诗》,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象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汉画上正有不少舞蹈和戏剧表演)
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鉴》(这是中国绘画美学里的一部杰作)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材料二
“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按照宗白华的看法,艺术意境创造的审美本质在于“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里,艺术意境内在的“情”“景”统一,被更加深刻地表述为与特定文化意识相一致的意境创造本质——“虚”“实”统一性,亦即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种艺术意境创造“虚实相生”的审美本质,在具体的艺术家那里,也就是想象活动与形象实体的统一。“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这样,宗白华实际上不仅是把“虚”与“实”视为艺术意境创构的两元,而且着力强调了艺术意境的内在统一性。而由于离形无以想象,去想象无以存形,所以唯有通过“虚”“实”相合的审美创造,才能真正写出心情的灵境而直探物体的诗魂、生命的本原。应该说,就艺术意境创造的审美本质而言,采取“虚实相生”二元统一的意境表现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审美意象来把握对象生命本质,这种中国艺术家一以贯之的审美创造态度,根本上正是源于中国文化本身对生灭变动的世界本质的理解。艺术作为世界生命的精神表现形式、现实载体,理当体认这种世界“虚”“实”相生相运的哲学领会。而既然艺术意境创造是“虚”“实”二元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就应表现为互相包容、渗透的关系,从而使世界构成之“二元”真正成为艺术意境的两元。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宗白华在进行中西艺术审美比较研究时,之所以常常高度肯定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独特性,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审美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
-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
-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达拉特旗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毕节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B卷)(含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热点必刷100题专题10: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热点必刷100题专题08:基础综合(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BSL-2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ppt VIP
- 电动机控制实践教学教案.pdf VIP
- RS Components 电工电料 电流互感器 CMS2050-SP7 使用说明.pdf VIP
- 液压油缸的初步知识与装配.ppt VIP
-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docx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课件】.pptx
- DL_T 5754-2017 高清版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质量检验评定规程.docx VIP
- 2025年低压电工证(复审)考试笔试试题(600题)附答案.pdf VIP
-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