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
今天看了《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感受很深。高山下的花环
直接指向是烈士墓前用于祭奠的花环,引申喻义则歌颂了卫国将士们
甘洒热血、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山下的
花环》观后感1000字(精选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1
在我幼年和少年的十年之间,中国被迫进行了两次战争,一次是
1969年、针对苏联的珍宝岛战争,一次是1979年开始的对越自卫反
击战。只是,前一场战争规模小,时间短,后一场战争规模大,时间
长。
今天,又看了一遍反映对越战争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再
一次落泪了。也记不起这是第几次为它流泪了。是的,这部电影是很
老很老,老得和我以前那个八十岁奶奶一样(虽然第一次看他的时候,
我只有十九岁)。可是,观众的留言却是很新很新的,新得就像是刚
刚竣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
583条评论无法一一写出来的。这里让我随便摘抄一些评论吧。
“其实我们就要这种电影,能朴实无华的.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这
恰恰是现在一些导演最求的金钱在上的表演艺术无法企及的。”“看
着哭着,哭着看着。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那些为了祖国而牺牲的军人,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一个不敬
仰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缅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烈!强烈建议
各大院线重新播放此片!”,“这部影片比现在任何抗日神剧都好,
为什么不放呢?84万的点击量,与韩剧的千万点击量相比,呵。当人
们人忘记了战争,它就会来临。”“精品应多播多放;为何各大电视
台尽播些垃圾剧,应多播些正能量的影视剧,向最可爱的人敬礼!”,
“流着眼泪看完这片子,万分感慨。向烈士致敬!”,“这个电影以
前没看过,现在一看,比现在拍的打仗片好多了,也真实多了,这电
影也不像样板戏,很深刻的刻画了人性,很好的电影啊!”,“做为
军人我是流着眼泪看完后半截片子的。”“我哭了,看一遍哭一回。
不要忘了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看一次留一次泪,这就是中国军
人的风彩,现在那些编剧导演不好好去在真实的历史中去挖掘更好的
题材来宣扬正能量,让更多的人知道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的来之不易。
整天弄些倒人胃口的神剧或闹剧来糊弄观众。”“20多年前看这部影
片时我流泪了,今天再次看这部影片时我又流泪了,两次的眼泪有些
许的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我是替自己流泪。流着眼泪看完
了,特别是最后在梁三喜的坟前真是太感人了!”“看哭了向英雄致
敬”。
这样的电影,这样的评价,在中国,甚至是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
都是很少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甲午海战》固然好看,
固然感动人,但是,它们相比《高山下的花环》显得过于苍老,所以,
看过这电影的人,真的还有必要多看几次,它能让我们明白今天是多
么幸福;没有看过的人,更有必要好好看看这部电影。什么韩剧,什
么热播剧,小资情调的,和这个处处充满正能量的电影是无法相比的,
就像是小小坟茔和泰山能够相比吗?和华山能相比吗?和三清山能相
比吗?
《高山下的花环》,一部用泪水浇灌的电影,值得每一个中国人
好好看看,特别值得当今的青少年看看。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000字2
也许,人到了一定年纪,便喜欢怀旧。最近,由于纪念父亲去世
20周年的原因,到南宁书城买了《高山下的花环》DVD,再看一遍,
流了泪。多年没有好好流过眼泪了。第一次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应该是在小学。百度一下,该片于1984年开始放映。掐指算来,30
年已过去。
父亲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那时,父亲在前线;母亲带
着我,在广东某部队随军生活。依稀记得,战争期间,母亲不时和我
到军部,千方百计探听前方情况。当然,一同前往的,还有不少家属。
大家紧张、焦急、忧虑,生怕听到自己的亲人牺牲或负伤的消息,氛
围令人窒息,似乎可以听到急促的心跳声。有家属扛不住压力,突然
就哽咽,突然就捂住脸,突然就痛哭。一帮人便陪着抹眼泪。也有坚
强的,但紧锁眉头、神情严肃的样子,令我铭记至今。从小经历过这
些情景,使我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至今面对许多别人认为是“很大
事情”时,都能够从容淡定。工作中如此,生活中如此。
父亲好好地从战场上凯旋归来了。16年过后,也就是1995年4
月22日,父亲去世。那时,我参加工作不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