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docxVIP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之誉,是中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有92种,铅、锌、锡、铜、银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前三位。早在秦汉时期,以滇池流域为核心的古滇国青铜器就以其精湛的铸造技艺和迥异于中原的艺术风格而闻名。沿承至今,以金属为原材料的手工艺品在云南有不少种类,是云南各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这些金属工艺有的是云南原生的手工技艺,有的是源自外域的工艺技巧,它们在云南这块资源丰饶的土地上被传承流变、发扬光大、变革创新,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成果。

云南的金属工艺有着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同时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润,具有工艺奇绝、内涵丰富、色彩炫目的独特魅力。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云南永胜银胎珐琅工艺、云南乌铜走银工艺、云南鹤庆银器工艺、云南个旧斑锡工艺、生熟斑铜工艺等数种。云南民族博物馆针对以上工艺中的部分精品进行了收藏,下面选几件馆藏佳作略作介绍。

一、云南永胜银胎掐丝珐琅银器

永胜银胎掐丝珐琅技艺是流传在云南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金属工艺技术。珐琅是指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的物质,又称“佛朗”“法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器最早诞生在希腊,后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也有一种说法,在大理国末期,忽必烈进攻云南时,蒙古军中一部分色目士兵流落滇西北一带,其中有些人身怀绝技,把景泰蓝工艺传入云南,以后这些工艺在云南永胜一带地区代代相传,到民国时期最为兴盛,产品远近闻名。并在此得以传承和发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卷七“古窑器论”中有景泰蓝的记载:“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景泰蓝以铜为底胎,而永胜大多珐琅制品以银胎为身。珐琅银器又称银蓝,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釆用的是银胎而不是铜胎。

清代以前,永胜的珐琅银器主要生产首饰等器物,如耳环、手镯、戒指、领排扣、银钮、银章盒等,后来也生产茶具、酒具和火锅等。珐琅银器的制作工艺传承人谭志平先生介绍其工艺流程,首先为打坯(制胎),即以银板制出器形;接下来为抽丝,即制作银丝;掐丝,将压扃的银丝依设计的图案纹饰粘牢在胎体上;焊丝,将银丝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图案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焙烧,点一次蓝即烧一次,可多达3次;拋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最后镀金,即拋光除锈的最后一道工序,之后尚可完成一件珐琅工艺品。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工艺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云南民族博物馆近几年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弘扬,利用有限的经费收藏了永胜珐琅银器以及云南省内的其他几类金属工艺品。珐琅银器茶具是其中之一,它的作者是云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谭继成先生的侄子谭志平,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人。茶具一套7件(图一),包括1个茶壶和6个茶盅,茶壶为14×12×10厘米,风格古朴典雅,纹饰繁缛丰富。茶壶为圆形鼓腹,外部施以珐琅工艺,珐琅釉质细腻,色调纯正,以宝蓝色作地,间饰黄、绿等色釉,壶盖上饰莲瓣纹,壶身饰缠枝番莲纹,疏密有致,大花大叶,枝蔓伸展有力,全部单线勾勒图案线条,枝叶呈串联状,并点缀盛开的花朵,花朵饱满,花瓣短而肥硕。肩部为八宝纹样,壶底堆嵌山水纹样;壶嘴为银质;茶盅的圆形盅体也刻有莲纹变形花卉图案,器物整体造型圆润生动,色彩清丽典雅,纹饰线条柔美,视觉效果玲珑别致。除茶具外,民博还珍藏有牡丹花卉酒具等器物。永胜掐丝珐琅银器在造型和纹样方面与中国传统器具共通,遵循的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

二、乌铜走银器

乌铜走银技艺是云南本土的一种著名手工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为滇南石屏县的岳氏所创,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乌铜是铜合金的一种,主要成分是铜、金、银,还掺有其他金属。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甲于全国乌铜器制于石屏,如墨盒、花瓶等,以银屑铺錾刻花纹上,熔之、磨平,用手汗浸渍之,及成乌铜走银。”

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是乌铜走银的兴盛时期,迎合市场的需求,石屏岳家在昆明开了分店,年产3000-5000件,此间乌铜走银的器具技艺精湛,做工细致,装饰美观,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并行销海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至初期,因战事影响,乌铜走银工艺逐渐衰退。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层面的重视下,乌铜走银才重新被发掘出来,作为工艺独特的艺术品,被列入中国非遗文化保护名录,古老技艺重获新生。岳氏的第六代传承人金永才及其弟子李丛仲目前在进行乌铜走银生产加工和制作。据金永才介绍,乌铜走银制作的工艺是:首先炼制乌铜,刻图案,填银屑,成形后拋光,技术的关键在于“走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爱分享的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