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读后感.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篇一: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两大本的《文学回忆录》终于读完了,长长舒一口气,我像走完了一场文学征途,内心思绪不已。

这里既有木心这样的高人,也有陈丹青这样的幸运儿,此刻我多向往自己也有机会围坐木心先生身旁,听他畅谈文学史,若如此,此身定不负遗憾!但我依然能想象他们当年的情景,七八人围坐客厅,先生开讲,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堪比孔子讲学,千载之下令人神往。

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对此殊多羡慕,可惜自己连出国这个基本条件都无法办到。我在心里抱怨这个党、这个政府,说一套做一套,流氓十足;但与此同时,脑海里闪出书中的那句话“在你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实在佩服木心、陈丹青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冲破高墙,呼吸这个时代本该有的自由空气。而我呢,想得多,做得少,思想的巨人算不上,但行动的矮子确实十足。

回思自己,好好看书也已好几年,与木心和文学史上的那些巨人根本是没法比的,但自己对文学的一片热爱之心还是有的;我虽没那份才气和侍奉文学坚毅,但细水长流、点点滴滴的爱好也还是有的;读书,唯求一“乐”字,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以此为知己。

骨子里我是一个不愿放弃世俗享受又想以读书为乐、偶尔风雅一下的这么一个人,木心的侍奉艺术我做不到,那份才智与意志我也没有,但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文学大师的形象,他的丰采令我倾倒,我能做的就是在有时拿起书本时,能想到有这么一位先生,然后就可以安心踏实的继续读下去!

【篇二: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偶然知道了木心这个人,木心在大陆好像没有什么名气,但在港台的读者中早已闻名。在网上看了木心追思会的视频后,就买了他的几本书。他的《文学回忆录》一书,读起来真的令人爱不释手。

《文学回忆录》本来是讲文学史的,但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文学史可以用他这样的方式来讲,和一般学院派的文学史截然不同。他讲的文学史完全是自己的观点,是自己对文学史上杰出的作者及他们的作品的理解和看法。虽然他讲的课带有浓重的个人观点,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的观点更加鲜明,更有味道。其实,对文学作品及作者的理解和看法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何止是文学作品,对所有的社会现象也应该是这样。

这本书对文学史实的罗列用了最为精简的语言,而这正是和其它文学史最大的区别,大量的篇幅是在阐述作者的精彩见解和对文学深沉的热爱。书中最为精彩的是作者时不时迸发出的对人生和艺术的独到见解,真是妙语连珠,处处看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读起来让人时不时发出会心一笑,时不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读这样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文学回忆录》与其说是在讲文学史,还不如说是在讲人生哲学,书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人生哲学,书中的精彩警句随处可见,其观点之鲜明,见解之深刻让人佩服。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

【篇三:文学回忆录读后感作文】

第一次听到到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是来自于汪涵,那是他在节目中引用木心先生的《从前慢》中的一句诗,“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细细品读,良有感触,这句话仿佛是木心先生站在历史的高点对现实而叹。是啊,从前的日子都很慢,人们有时间去感悟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化,人生的沧桑,而今,快节奏的生活似乎带走了人们这些,人们都很忙,但不知在忙什么,在忙中越发迷茫,而后都成了“盲人”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人已不再灯火阑珊处。潘越云的《最爱》中这样唱道:一生只爱一个人,一世只怀一种愁。而今已是妄想。看着那城市一个个寂寞飘荡的灵魂,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安守着自己稳稳的幸福,从那个时候起引起了我的深思。同时也让我有机会走近了木心先生,走近他那丰富的人生,走近他那醇厚的文学情怀,走近他那灵动的精神世界。

西方的情人节这天,这位当代伟大的画家,文学家,诗人木心出生在浙江桐乡,而后开始了堪称传奇的一生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回到故乡,一生辗转,始终孑然一生,唯独艺术和文学相伴左右,他的一生是悲壮的,又是幸福的。悲壮在他历尽“文革”苦难,一生三次遭囚禁,却不忘初心。同时他又是幸福的,一生有文学和艺术相伴,坚持做着一个文学的鲁滨逊,在艺术的大海中自由生长。他师从林风眠先生学习画画,同时也继承了林风眠先生这对于艺术的挚爱和严谨。同时,他也培育了当代著名作家如陈丹青等人,他的一生不可谓不辉煌,不可谓不灿烂。正如陈丹青所说: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

《文学回忆录》是八十年代末木心先生客居纽约之时,从1989

文档评论(0)

177****79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