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
CCSB05
4501
南宁市地方标准
DB4501/T0028—2024
山地茶园生态管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ecologicalmanagementandmaintenanceof
teagardensinmountainousregion
2024-06-03发布2024-07-03实施
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南宁市灌溉试验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钧铭、张俊辉、刘助生、何铁光、郑富海、吴军锋、周凤珏、卢家仕、李婷
婷、黄挺、陈香玲、罗维钢、蒙炎成、俞月凤、莫凡、李宇翔、林永昌、黄柳滢、梁淦铭。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建议或疑问,归口单位负责解释及分析处理。意见和建议反馈渠道如下:
——归口单位(南宁市农业农村局):
•通讯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
•联系电话:0771-5517826;
•电子邮箱:ajk5539021@163.com。
——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通讯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
•联系电话:0771-3245043;
•电子邮箱:jmhu06@126.com。
山地茶园生态管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山地茶园生态管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茶园生态管理、茶园生态养护及溯源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山地茶园的生态管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H/T1245生态茶园建设规范
HJ555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853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45/T2247有机茶园绿肥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态管养ecologicalmanagementandmaintenance
根据山地茶园土壤侵蚀、贫瘠等独特的立地条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生态资源配置、养分
调控、工程措施等方法对茶园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准养护。
4茶园生态管理
基本要求
山地茶园场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质量应符合NY/T853中的要求,土壤酸碱度应在
5.5~6.5之间。
工程配置
4.2.1根据山地茶园所处地形地势、土壤、水文等立地条件,茶园四周宜适当保留或种植灌木、乔木
等植物作为与周边地块的隔离带,带宽100cm~150cm。
4.2.2山地茶园宜配置纵沟、横沟、沉砂池、蓄水池等灌排工程措施,灌排工程措施要求如下:
——纵沟:顺坡沿茶园步道两侧设置,沟深、宽各50cm~80cm,要求迂回曲折,坡度较大的地方
应设置深、宽各50cm~100cm的消力池以减缓水势;
——横沟:山地茶园每隔10行设置1条横沟,沟深20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