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
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
歌意象。
一、“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
“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凋落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
表示地面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
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
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上的,所以才掩盖了
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凋落于地的。我们再看看课
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
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上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
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
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
是凋落在地面上的。
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
“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
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
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
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
怀才不遇者的愁闷。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
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
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
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
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则正因为杜甫
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
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
(摘编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说“木叶”〉之“落叶”意象探究》)
材料二:
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
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
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
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指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无答案).pdf
-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pdf
-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df
-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无答案).pdf
-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无答案) (1).pdf
-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无答案).pdf
-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测试(含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df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无答案).pdf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含答案).pdf
-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pdf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等5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 华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024)1.6.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测试题(无答案).pdf
- 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pdf
- 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pdf
- 吉林省松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吉林省通化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及听力原文,无音频).pdf
文档评论(0)